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10月13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盘龙校区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HPM领域权威专家汪晓勤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带来一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群英汇聚:彰显专业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邹家晨,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骏,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正高级教师张静元,正高级教师白波,省、市、区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于雷、张茂强、冷天存、胡光启等名师携工作室成员,以及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各校区理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全体数学教师共同聆听这场数学文化的思想碰撞。讲座在盘龙校区学生处主任、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冷天存主持下顺利进行。



穿越时空:勾勒数学思想图景
讲座开始,汪晓勤教授凭借其在HPM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宏大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引领大家踏上了一场数学思想的时空之旅,共同见证中算思想跨越千年依然充满活力。汪教授将中国古典文学、哲学等思想与数学巧妙融合,将千年数学智慧“串珠成线”,构建起生动直观而又充满文化意蕴的数学认知图景,把抽象的数学核心概念锚定在优美的文化意境之中,让冷峻抽象的数学思想充满诗情画意而又灵动深远。让与会人员深刻地领会到中国古代数学智慧是源流相继、一脉相承的活水,为未来的数学教育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深度提炼:将中算思想融入课堂教学
汪教授创造性引用“齐同术”“赵爽弦图”“割圆术”“杨辉算马”等古典数学算法,结合《列子·汤问》《周易》《荀子》等经典名著中的数学思想,精准提炼出“求同存异”“形诡量均”“积微成著”“类聚群分”“殊途同归”五大核心中算思想,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将这些古老智慧转化为课堂上触手可及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勾勒化归智慧的逻辑主线,实现几何直观的精髓展现,构建极限思想的系统串联,强化系统方法的归类提炼,探索求解魅力的多元展示。汪教授的讲述中,朴素的古典思想焕发出鲜活的时代生命,传统的数学经典转化成了精微的课堂教学智慧。

启迪思考:开启实践新征程
汪教授以鞭辟入里的学理阐述,信手拈来的教学案例,让在场教师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能够直接启发当下教学设计、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源头活水。汪教授认为,在数学的理性框架内,若能恰到好处地融入了诗词的意境、古算的智慧与画作的美感,便可让单调枯燥的数学公式浸润在温润的人文气息之中,构建充满文化魅力的数学课堂。汪教授鼓励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学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沃土,充分利用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开拓进取,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开启传统文化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新征程,为提升新时代中学生的文化自信贡献数学智慧。

这场内容详实、视野宏阔的学术分享,如同一扇新的视窗,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清晰路径与丰厚资源。大家纷纷表示,聆听汪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让中华先贤的古老智慧在今日课堂重现光芒,引导学生不仅学习数学之“知”,更感悟数学之“美”、领悟数学之“道”。

此次讲座的开展,是学校“依托高校、区域共建、校区融通、内涵发展”的发展思路和“组织支持、名师领航、团队共进、自我成长”四位一体教师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是学校“资源融通、学科联通、学段贯通、成长畅通”“大教研”的重要环节,学校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深化内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研创新性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师大实验中学盘龙校区供稿
责任编辑 颜瀛
责任校对 张清
终审 刘超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