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一级校长王爱民工作室开班,晋宁校长开启“集体充电”模式
开屏新闻 2025-10-23 17:28:39

近日,“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一级校长王爱民工作室”开班仪式在昆一中晋宁学校举行。晋宁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李室霖、副局长胡旭渝等领导到场见证,与多位校长学员共同开启这一区域教育发展的新平台。据悉,该工作室旨在发挥名校长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系统化研修与校际协同,打造校长成长的“新课堂”,凝聚教育力量,共绘晋宁基础教育提质增效的新图景。本次开班仪式由昆一中晋宁学校初中部执行校长詹剑主持。

领导寄语:
凝聚共识,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仪式伊始,胡旭渝率先致辞。她热烈祝贺工作室成立。她表示,成立名校长工作室,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要求的关键一步,希望工作室能充分发挥王爱民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晋宁区基础教育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规划解读:目标清晰,路径明确

随后,工作室主持人王爱民校长解读发展规划。他明确了三大建设目标:一是专业引领,助力成长。工作室将搭建学习平台,建立跟岗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二是资源共享,协同共进。整合区域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校际结对,实现优势互补。三是成果辐射,引领区域。聚焦教育关键问题,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培养领军人物,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

为夯实理论基础,王爱民还向学员们推荐了《普通教育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十本经典书目。研修将围绕“教育领导力提升”、“课程与教学改革前沿”等三大主题展开。

名校长风采:经验深厚,初心不改

工作室主持人王爱民校长,是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他拥有数十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他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以其先进理念、务实作风和卓越才能,带领学校取得显著成果,赢得广泛赞誉。他致力于教育改革,对区域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与深厚情怀。

学员心声:坦诚分享,共鸣强烈

在学员发言环节,晋宁区第五中学校长周龙、昆一中晋宁学校代理教学副校长尹智慧结合各自管理实践,分享了心得与感悟。他们也坦诚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他们的发言,引发了在场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鸣与深思,展现了学员们勤学善思、求真务实的风貌。

殷切嘱托:珍惜平台,共绘新篇

最后,局长李室霖作总结讲话。他勉励全体学员珍惜学习平台,用心感悟王爱民校长的教育思想与管理智慧。他希望大家开阔视野,勇于创新,在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他期望工作室成为一个“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研修共同体。他嘱托学员们坚守教育初心,提升领导力与创造力,努力成长为专家型校长,为晋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启航新征程,同心向未来。我们坚信,通过系统化研修、实践性探索和校际协同,“王爱民工作室”必将成为启迪智慧、教学相长的精神家园。全体成员将以此为新起点,共同为基础教育事业的辉煌明天,写下崭新的注脚。

教育提质,队伍先行!

王爱民校长工作室
开启“校长孵化”新模

● 开屏新闻评论员 张清

近日,“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一级校长王爱民工作室”在昆一中晋宁学校正式启动。这一举措不仅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更是对国家“名校长培养计划”的基层响应。它标志着教育发展思路的转变——从注重硬件投入转向深耕人才培育,从依靠个体优秀转向追求群体卓越。

教育质量提升,校长队伍是关键。教育部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特别强调,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教师校长”。王爱民工作室的成立,正是这一理念的落地。它通过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将名校长的个人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教育资源”,实现从“一人优秀”到“群体卓越”的跨越。

这一新的“校长孵化”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系统性。工作室规划了“教育领导力提升”“课程与教学改革前沿”三大研修主题,建立了校长跟岗学习机制,并推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经典著作作为理论支撑。这种“理论+实践+反思”的培养体系,与教育部“双名计划”倡导的“团队合作、共同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当校长们在这个平台上开展课题研究、共享管理智慧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推动区域教育改革的“创新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还肩负着教育帮扶的使命。这与“双名计划”要求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实践点的精神一致。通过驻校指导、线上教研等方式,工作室将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广阔的区域,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

教育提质,必先强队伍。王爱民工作室的“校长孵化”模式,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期待这个“校长摇篮”能培养出更多教育家型校长,为基础教育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昆一中晋宁学校供稿

责任编辑 张清

责任校对 颜瀛

一审 罗南

终审 刘超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