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在京召开 专家共议“生活方式医学”发展路径
开屏新闻 2025-10-27 19:10:22

10月25至26日,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循环杂志》联合主办,以“构建健康生态,成就美好生活”为主题,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号召,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公众认知普及。

大会设立体重管理、数智心糖代谢、生活方式医学联盟、健康管理、运动与抗衰时代、社区防治、健康教育等平行论坛,多维度探讨将健康理念融入社会各个环节的路径与方案,推动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有效推动慢病防控

世卫组织研究表明,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全生命周期最佳健康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时代性、地域性和人群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基础、健康基石。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延长预期寿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负担。

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2.45亿,血脂异常患者2亿,吸烟人群3亿,糖尿病患者9000万。非传染性慢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疾病,六大慢病都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医学作为慢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兴起可追溯到20世纪后期,核心是通过科学干预手段预防、逆转甚至治疗慢性疾病。2020年9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立首个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标志着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正式落地。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逐渐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成为共识,健康生活方式医学逐步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学科抓手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主席胡盛寿演讲

胡盛寿表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无法一蹴而就;最薄弱环节之一,是让专业服务下沉到社区、学校、企业,形成“专业+场景”协同,让个体生活环境得到专业支撑。这需要社会各界各尽其能,共建健康生活方式可持续长效机制。

大健康社群助力健康生活方式普及

今年初,“国家喊你来减肥”引发广泛关注。会上,围绕“科学饮食”和“坚持长期运动”实现体重管理,再成热议话题。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科学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成年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超50%,且呈上升趋势。按绝对人口数计算,中国已有6亿人超重或肥胖,人数在全球排名第一。依照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相关医疗费用,可达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

肥胖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饮食、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和遗传因素。其中,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两个重要因素。

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王汝华表示,一个人、一个家庭,其生活习惯经年累月养成,如果没有有效外部支持,日常行为很难发生改变。安利作为一家大健康企业,近些年着力探索大健康社群模式,为不同人群、不同人生阶段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

安利专业赋能 20万营销人员,通过中国营养学会培训认证超过8万名营养健康顾问、健康塑型教练,这些专业的社群主理人运营数十万个“大健康社群”,如健康读书会、跑团、瑜伽团、太极团、广场舞团等。他们以健康为共识,以兴趣爱好相聚,成员每天打卡学习健康知识,改进生活习惯,互相陪伴、鼓励、监督,营造出一个个“人人重视健康、争当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社群生态。社群中,每个人都通过自身积极改变影响他人,也从其他社群成员处获得正向反馈,坚定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

同时,安利与权威媒体合作推出“我们行动啦”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小程序,通过鼓励居民线上打卡,记录每天摄入的膳食种类和热量、运动时间和方式、睡眠情况、饮水情况等等健康行为,与家人共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良好健康管理习惯。截至目前,该小程序已有超20万人参与打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一项基于4万份有效样本的最新研究显示:大健康社群成员健康素养达到58%,远高于同期公众平均水平的32%,印证了社群模式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基层实践者,安利致力于将大健康社群打造为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力量,辐射健康家庭、助力健康社区与健康城市建设,绘就“健康中国”生动图景。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实习生 胡靓 

安利供图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陶彦然

责任校对 刘连红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