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嚯,这琴叶榕长得可真好!你们村挺有‘北欧风’啊!”重庆游客举着手机,对着小河口村南盘江畔小公园里一棵两米高、叶片油亮的大树啧啧称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二镇海泊村委会小河口村小组副组长马金洪咧嘴一笑,心里嘀咕:“原来书记弄来的这棵‘大叶子’,城里人管它叫‘北欧风’。”
“北欧风”刮进干热河谷的小河口,是意外之喜。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的帮扶资金,涓涓汇入西二镇绿美乡村建设,润泽村村寨寨。不少村在入村道路两旁栽花种树,让绿意穿越了小巷人家。

小河口村就在南盘江边
可小河口村村道窄得连车过都勉强,哪还有地方“妆点”?
“我们修个休闲小公园,像城里那样。”西二镇海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志明语出惊人,一屋子老爷们儿先愣后炸:“抬头是山,远望是景,农村要什么小公园?”“怎么就不能要?抖音上的美丽乡村都这么搞!”一场美化家乡的“头脑风暴”,最终定调:自己的家乡,自己建。

红河卷烟厂给小河口村民修建了一个乘凉的小亭子
小公园就选在南盘江畔,滇越铁路边的一块荒地。那里有棵百年清香树,前两年红河卷烟厂援建的爱心亭就搭在树旁,村里人早就习惯在这儿唠嗑,新景连着旧情,再给乡亲们多一个舒心选择。

小公园就在滇越铁路边上
有绿美乡村帮扶资金打底,小河口村村民出钱又出力。石头?南盘江里捞!太大?敲小了砌景!树?90%是方志明“众筹”来的。
朋友小区更新绿植,给方志明留下一棵琴叶榕。这棵从开远市“移民”来的小苗,初到时细胳膊细腿,方志明下了狠手追肥,一年多窜到两米高,成了公园“门面担当”。

方志明很喜欢他一手“养大”的琴叶榕
村里的小公园,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混搭风”。琴叶榕旁边,长着橄榄树、凤凰树和攀枝花。大树菠萝不会想到,它的邻居有薄荷和辣椒。
公园围墙上安的是废弃汽车轱辘,腌菜缸里种满了多肉和绿箩,这是马金洪跟着抖音上的绿美乡村学来的。他还为小公园设计了一个进门绕圈的小圆花坛。“城里的公园为了让大家走慢点,都没有直路,绕来绕去的。”

小公园里的景也是村民们“众筹”出来的
方志明和马金洪为了这个“慢”,没少费心思。铁轨边砍剩的树桩,刷上清漆当凳子;山上找来的大树根,打磨打磨就是桌子;原本想请人给鱼池造景,一听要花几千块,立马自己动手干。发动村民从溪流里搬来石头,硬是堆出座带拱桥的假山。

小公园的搭配都是马金洪从手机里学来的
“众筹”又“混搭”的乡村小公园,大家都很喜欢。特别是凉风习习的夜晚,小公园成了全村乃至周边最火的“打卡地”,彝族、汉族、回族、哈尼族等各民族群众聚在一起,妇女们跳着民族广场舞,男人们在树下打牌下棋、弹唱。年轻人遛娃也喜欢来小公园。就连省外游客都专门来打卡,村民们开始琢磨摆个烧烤摊,“江景配烤豆腐,不比城里差。”
“不管是‘北欧风’还是‘混搭风’,进了我们彝族村寨,就是最炫民族风。”方志明摸着琴叶榕宽大的叶子,满是成就感:“以前哪敢想,我们村也能有这么‘潮’的地方,我们小河口的美,要藏不住了!”

红河卷烟厂修建的凉亭是大家最喜欢的地方
红河卷烟厂持续关注着西二镇的乡村振兴,看到小河口这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劲儿,正是他们最乐见的。帮扶不是包办,是点燃乡亲们建设家园的内生动力。这样的动力,是村民们双手拼出的好日子,是红河卷烟厂帮扶出的绿美,更是乡村振兴里最生动的模样:不用多富有,只要心齐,再小的角落都能长出春天。
策划 曹婕、徐蕾
来源 闵楠、龚楚童 通讯员 张秀海/文 付兴华/图
一审 颜媛 易泽贵
责任编辑 刘连红
责任校对 陶彦然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