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赵映红党建工作室:这堂思政课有新意
开屏新闻 2025-10-30 11:45:32


10月28日,西山区团结龙潭中心学校各族学生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这堂课是西山区赵映红党建工作室推出的一节展示课,由汪杨老师执教,创新采用“校内探究引导+校外实践验证”的双课堂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

历史脉络:从茶马古道到团结共融的生动诠释

在校内教学环节,汪杨老师以“古代交融路—近代抗战路—现代致富路”为教学主线,构建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纵深。


通过“古代交融路——茶马古道上的‘贸易同心’,学生理解了茶马古道上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近代抗战路——滇缅公路上的‘生死同心’”展现了滇缅公路建设中各族同胞生死与共的家国情怀;“现代致富路——乐居村的‘发展同心’”则以团结街道乐居村为例,生动阐释了多民族携手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课堂借助数字资源和AI技术,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读懂“民族团结”的深层内涵;从讲述家庭成员民族迁移史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的思想之中。


实践印证:古村落里见证多民族共创共享

在实践环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入乐居古村,实地察看了多民族建筑共融、文化共生的真实场景。在彝族“一颗印”民居中辨识汉族、白族建筑元素的融合,在民族手工艺产业中体会多民族协作发展的成果。学生从“眼见为实”中深化理解、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及、共创共享的发展现实,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识入脑入心。


创新价值:校内外联动开辟思政教育新路径

这堂双课堂思政课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三重启示:一是以历史纵深构建认知体系,让学生从民族交往史中理解共同体意识;二是用身边案例让抽象理论可知可感,增强教育的亲和力;三是通过校内外场域联动促进知行合一,提升思政育人实效。进一步体现出“大思政课”的教学特色与实效。


西山区赵映红党建工作室通过此类创新探索,为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西山经验”,展现了基层党建在推动教育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赵映红党建工作室供稿

责任编辑  颜瀛

责任校对  张清

终审  刘超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