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好成绩!云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数量跃升至全国第13位
开屏新闻 2025-10-30 16:45:25

10月30日,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处长柴艳表示,截至10月15日,云南省共启动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957件,结案率90%以上,筛查率100%,国家转办各批线索符合启动条件的启动率90%以上。实现案例线索筛查、办案数量质量、办案覆盖面等多项提升,云南省案件数量从2022年的全国第23位跃升至第13位,为历史最好成绩,改革工作成效明显。

通过案例征集、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综合评定,按规范程序评选,2023年、2024年发布了2批20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今年第3批典型案例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案例涵盖了违法采矿、污染土壤、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捕猎野生动物、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非法占用林地、废水超标排放等类型,示范效果明显。今年以来会同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共同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评选工作,向国家报送了6个典型案例,高质量拍摄典型案例宣传片,起到较好的宣传带动作用。

全省各地积极推进改革和实践探索,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楚雄州围绕2024年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云南省建筑垃圾破坏生态问题,积极开展非法倾倒建筑类固体废物线索排查,多部门联动办理了楚雄州某公司违法倾倒废弃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凸显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制度改善民生的良好社会效应。普洱市探索创新“以碳代偿”修复模式,采取购买林业碳汇替代修复方式,在区域或流域范围内得到等价补偿,实现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等量恢复,引导和助推社会及公众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临沧市成功办理全国首例未按规定足额泄放生态流量生态损害赔偿案,积极探索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机结合新模式,以“小切口”推动行业“大治理”,推动临沧市颁布《临沧市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临沧市南汀河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为全省乃至全国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提供了法治实践,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