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喝咖啡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Wi-Fi路由器放卧室会致癌?提前入冬,意味着今年是“冷冬”?流感就是严重版感冒,区别不大?10月31日,10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对近期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与编辑专业委员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喝咖啡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
流言:喝咖啡和碳酸饮料伤骨头。
真相: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不过量饮用就无需担心。
有研究指出,咖啡中的草酸可能影响钙吸收,咖啡因会增加尿钙流失,但关键在于“量”。正常人每天喝2杯咖啡,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与不喝咖啡的人没有显著差异,只要不是过量饮用,无需过度担心。
有人认为碳酸饮料中的磷会导致钙流失,但碳酸饮料中的磷含量其实很低:一罐330ml可乐型饮料含磷约33mg,远低于1个鸡蛋(130mg/100g)的含磷量,每天喝1—2罐碳酸饮料,摄入的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提前入冬,意味着今年是“冷冬”
流言:近日,我国北方地区较往年提前入冬,因此今年冬天将是个“冷冬”。
真相:这种说法不正确。提前入冬并不等于冷冬,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入冬的早或晚,反映的是季节转换时点的气温变化,而“冷冬”需要考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是否显著偏低。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今冬北方可能阶段性偏冷,但能否达到“冷冬”标准仍需观察。
流感就是严重版感冒,区别不大
流言: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只是症状上略显严重,本质没啥区别。
真相:这种说法错误。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流涕、轻度发热、咳嗽和偶发喉咙痛,是一种“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比较低,死亡率也极低。
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伴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状,甚至可引发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性细菌感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此外,流感具有明确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传播速度快,病毒变异频繁,需要通过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治疗。而感冒则全年可见,病情较轻,常通过支持疗法自行痊愈。
得过流感后会终身免疫
流言:得过一次流感就会终身免疫,再也不用担心了。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善变”,尤其是甲型流感,其表面蛋白不断发生“抗原漂移”,导致病毒株频繁更新。
感染某一毒株后,血清中针对该株的抑制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衰减,且对抗原变异后的毒株保护效果显著下降。
更重要的是,即使曾经得过流感,也只是对当时的毒株形成了一定免疫力,难以应对未来的新变种。
AI生成内容无法溯源
流言:只要是AI生成的内容都是无法溯源的。
真相:这是一种常见误区。AI生成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数字水印等方式进行溯源的。
在大部分AI生成的图片、视频上可以直接看到明显的水印,这就属于显性的数字水印。除此之外,AI生成的内容中往往还包含隐性水印,这类水印一般无法用肉眼识别,需要通过专门的工具读取。
长期服用降压药,血管会变脆
流言:长期服用降压药,血管会变脆。
真相:这是一个常见误区。真正让血管变脆的“真凶”是高血压,而不是药物。
血管变脆通常是指动脉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会逐渐硬化,失去弹性,脆性增加。若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加重动脉硬化情况。
降压药不仅不会导致血管变脆,相反,部分降压药还能预防动脉硬化加重,保护血管和心脏。
高低肩是侧睡导致的
流言:经常侧睡会导致高低肩。
真相: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高低肩的成因主要与先天性骨骼因素相关。
侧睡时,需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确保头部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椎侧弯;可适当弯曲双腿,呈自然放松状态,既能缓解肌肉紧张,又有助于腰椎间盘的放松与恢复。
代餐食品能让人“轻松瘦”
流言:市场上魔芋面、谷物棒等代餐食品,低卡又能饱腹,能让人“轻松瘦”。
真相:事实并非如此。
以谷物棒为代表的食品,它们的“皮”可能健康,但馅料中黄油的热量一点也不低。而且它们也不宜替代正餐,容易导致蛋白质、健康脂肪及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
魔芋制品其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食量,但魔芋本身几乎不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长期单一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Wi-Fi路由器放卧室会致癌
流言:不要把Wi-Fi路由器放在卧室,会致癌。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Wi-Fi路由器产生的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这类辐射能量很低,不会破坏人体细胞或DNA,也不会导致癌症。
会损伤DNA以及致癌的辐射是电离辐射,它们主要存在于X光、CT检查等场景。但即便是电离辐射,只要把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不用太过担心。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李思妤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