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金秋十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和云南省体育局共同主办的“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云南・昆明站)”在西山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圆满举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四人双桨赛艇冠军奚爱华、2008年北京奥运会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冠军王娇、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郭伟阳走进校园,以体育为纽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温度与精神力量的体育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三位奥运冠军一踏入校园,便被学生们的热情所包围。身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学生代表为冠军们献上花环,展现了学校“民族”与“国际”相融合的校园特色。随后,奥运冠军与师生们共同驻足于中国体育博物馆精心制作的“体育六艺展板”前,六位学生讲解员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自信地解读着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深厚内涵。在芳草小舞台上,灵动的民族舞蹈伴着欢快节奏上演,鲜明的地域风情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



奥运冠军互动交流 传承体育文化
在报告厅分享环节,三位奥运冠军结合自身经历,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赛艇奥运冠军奚爱华聚焦“团队协作”这一关键话题,向同学们系统阐述了团队制胜的四大核心要素。自由式摔跤奥运冠军王娇则分享了自己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面对枯燥与痛苦的训练而“差点放弃”的珍贵经历,她那份源于“身后有强大祖国作为支撑”的信念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



作为云南本土的奥运冠军,郭伟阳从自身“因体弱多病走上体育路”的经历切入,讲述了自己21年体育生涯中的坚守与荣光。他坦言,体操训练曾让他经历多种伤病,但“升国旗、拿奥运冠军”的梦想从未动摇。

互动环节的气氛在一次问答中被推向高潮。当一名学生问及获得金牌时是否会感到骄傲,奚爱华的回答铿锵有力,将个人荣誉与国家使命紧密相连。她表示,这份骄傲远超个人层面,因为它代表了中国赛艇奥运史上“0的突破”,是几代体育人前赴后继、共同奋斗的结果。她的话语充满了力量:“我们打破了‘中国不行’的偏见,实实在在证明了‘中国人也能行’!”这番掷地有声的宣言,瞬间将民族自豪感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趣味运动沉浸体验 弘扬体育精神
理论分享之后,是更为热烈的趣味挑战环节。郭伟阳发起了“俯卧撑挑战”,并带领全场师生齐喊“123,我能行”的响亮口号,将“拼搏不放弃”的信念传递给众人。操场上,“冠军开球”环节登场,三位冠军与学校足球队员们亲切互动,郭伟阳还亲自示范了抛接球动作,尽显奥运健儿的专业风采。


“齐心协力”团体竞技赛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三位冠军亲自带队,与学生们并肩作战。最终王娇的战队凭借默契的配合赢得胜利,她笑着对队员们说:“你们看,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赢!”绿茵场上欢声笑语,“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在此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精神力量融入校园 奥运种子深植童心
此次活动通过多场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了奥运冠军的风采,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体育精神的种子。
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魏晴表示,学生们超乎预期的热情让她深受触动,这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奥运冠军的崇拜,更是学校长期重视体育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她认为,奥运冠军们关于如何面对挫折、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目标的分享,为学生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在全校掀起更广泛、更深入的热爱体育、学习和传承奥运精神的新高潮。

奥运冠军郭伟阳也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表示,此次活动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向学生们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冠军并非遥不可及,他们也是从平凡中走来,凭借着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日复一日的非凡努力,才最终实现了梦想。他欣喜地看到校园中洋溢着对体育的热爱,并希望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能激励孩子们强健体魄,在未来为家乡和国家贡献力量。

而这份精神力量已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六年级二班学生李宜芮感慨在这次活动中深受鼓舞,未来要将奥运冠军们不怕困难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去,牢记“一定能行”的信念,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开屏新闻记者 蓝灏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罗南
责任校对 王蕾
终审 刘超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