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挖掘滇缅公路在抗战中的历史意义,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云南媒体的交流合作,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共同主办的“重走滇缅公路”主题采访活动于10月30日走进龙陵县。活动通过媒体联合视角,重温滇缅抗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携手讲好中国故事。

采访团由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15名记者,以及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日报、云南网、春城晚报等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组成,并联合香港商报等港媒,形成辐射内地与香港的全方位宣传格局,共同追寻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记忆。
采访团首站抵达位于怒江天险的惠通桥。这座看似古朴的铁索桥,在抗战时期是滇缅公路的咽喉,承担国际援华物资运输重任,也见证了1942年震惊中外的“惠通桥阻击战”。站在桥上,脚下是奔腾的怒江,耳边仿佛回响着历史的呼啸。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张国良在采访中表示:“这座桥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一段历史。它由云南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三千多名南侨机工曾通过这座桥支援抗战,其中也有香港同胞的身影,展现了海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忠诚。桥对面曾有盟军的高炮阵地,象征着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保卫国家、争取世界和平的精神。这座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应从中学习历史,增强爱国意识。”
随后,采访团前往松山战役旧址。松山战役是滇西抗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此与日军激战三个月零三天,以伤亡7773人的巨大代价全歼守敌,成功收复战略要地,为打通滇缅公路、支援亚太战场作出重要贡献。采访团参观了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沿战壕遗迹艰难前行,在弹孔密布的阵地前驻足,通过实地走访和专家讲解,深入了解这段悲壮历史。

香港橙新闻记者覃旖感慨道:“松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先烈们的鲜血,只有在亲身实地走访过后,才能真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作为一名港媒记者,我们要用文字和镜头还原这场战争,让香港市民也能知道这一段历史,让英雄们的故事永不被遗忘。”
活动的最后一站,采访团走进龙陵县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大量珍贵的文物、史料和图片,系统展示了龙陵作为滇西反攻主战场的全过程。记者们仔细观看,不时记录拍摄,通过一件件实物与历史进行跨时空对话。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付琳表示:“今天一路走来,感触很深。实景布置和珍贵照片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艰苦抗战的年代,带回了血与火的历史。从惠通桥到松山抗战遗址,再到博物馆,我的心情一次次难以平静。这些历史令人难忘,英雄的壮举和丰碑告诫我们:吾辈当自强,珍惜当下,珍爱和平。”
此次“重走滇缅公路”龙陵段采访,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追寻,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通过媒体的集中报道,滇缅公路所承载的艰苦卓绝、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共创和平未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乐莹 赵立智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曹婕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