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11月3日,一场跨越地域的生命接力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顺利完成。市民李女士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份珍贵的“生命种子”将被送往河北,用于救治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李女士是云南省第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全国第21422例捐献者。

李女士是一名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累计献血40余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谈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初衷,李女士回忆,那是2022年7月1日,自己还在上大学,想在建党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于是,
与同学一同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同时登记了器官捐献。
“当时就想,留一个血样在库里,万一有一天能帮到有需要的人。”这个朴素的心愿,在3年后得到了回响。当李女士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内心充满了惊喜,“意味着我可以帮到别人,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李女士表示,在家人支持下,她毅然决定履行这份生命的约定。
在省一院血液内科血细胞分离单采室,李女士的状态很轻松。“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李女士介绍,之前还有点紧张,但是当看到熟悉的血细胞分离机时,内心的恐惧感就消散了。省一院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全程密切监护,确保捐献过程顺利、安全。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捐献过程是否痛苦、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等问题,省一院血液内科主任王娅婕说,“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型手术或面临风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现代医疗技术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其实与捐献成分血相似,无需进行骨髓穿刺,不会给捐献者带来损失和风险。”
“造血干细胞平时安稳地待在骨髓的蜂窝状结构中,而动员剂就像发出一个‘信号’,让这些‘生命的种子’暂时进入外周血液循环。在注射动员剂约5天后,即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王娅婕介绍,采集时,血液从一侧手臂静脉流出,经过机器分离提取出造血干细胞,其余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等从另一侧手臂回输至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需要3小时至5小时,捐献者只需平静地躺着,和捐献血小板的体验类似。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王娅婕给出了否定答案。她表示,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对于捐献者自身而言,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储备足以支撑整个生命周期的需求。有研究测算,其总量甚至足以支撑约4个自然生命周期的造血功能。捐献后,体内的造血干细胞会迅速增殖补充,短期内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指通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罹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病的患者,寻找非亲缘的、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并进行自愿、无偿的捐献过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工作人员许文强介绍。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生命的“种子银行”或血液配型的“信息库”。志愿者登记入库后,当有患者与捐献者血型匹配成功时,捐献者就有可能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挽救对方的生命。
省一院一直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移植事业,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指定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今年,“骨髓库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工作组省一院分组”正式成立,标志着志愿服务体系迈向规范化、组织化的新阶段。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加入分组,不断提升学科建设与服务效能。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省一院供图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陶彦然
责任校对 刘连红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