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父母状告儿子儿媳,小夫妻崩溃落泪!原因竟是……
开屏新闻 2025-11-04 17:24:12

近日,央视《法治深壹度》栏目

报道了一起“戳心”的官司

上海的老两口

将亲生儿子和儿媳告上法庭

小夫妻当场崩溃落泪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两代人对簿公堂呢?

在上海市静安区的法庭上,一场发生在至亲之间的诉讼正在进行,原告是一对年迈的父母,被告席上是他们的儿子儿媳以及年幼的孙女。父母要求儿子一家搬离自己名下的房产,而儿子儿媳则感到震惊、委屈和愤怒。

图片

公婆口头承诺提供婚房

原告老两口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顾先生在工作中结识了同事王女士,2015年,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房子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当时顾先生曾向父母提议,卖掉家里的老房子,置换一套条件更好的婚房,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

图片

“我父母就是不同意,说彭浦的房子不是在嘛,你们住,你去住就好了,以后结婚你也可以住。”顾先生称,父母承诺将老房子作为婚房给小两口居住。

图片

王女士表示,我没有占有他的房屋,是他当初口头承诺给我们结婚并且长期居住的。“他父母不同意,我当时是有和他讲,我说那我们就分手,这很简单。我女方本来就婚前有一套房子的,没有必要嫁给一个没有房子,然后留下隐患的老公,对不对?”

王女士坦言,自己并非因为物质条件才选择顾先生,当时她身边朋友罹患癌症的经历影响了她,她觉得,热恋期间的顾先生对她很好,让她看到了未来的依靠。

图片

儿媳:

早知如此,我不会嫁进来

王女士认为一段好的夫妻关系,是对方能够在你危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没有说你一定要买房子,因为我自己有一套房子,我的想法就是,你很有诚意,你说要把房子卖掉,我们去组建新的家庭。后来他说他父母不同意的时候,我说没有关系,我又不是图你房子,你那套房子才40平方米,我要图房子,我可以去找更有钱的更有房子的,我干吗要找你啊。”

图片

虽然置换婚房的计划落空,但顾先生带回了父母的承诺,家里的这套老房子,可以给他们作为婚房长期居住。正是这个承诺,让王女士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

图片

王女士表示:“他的父母说这个房子以后就是给你们结婚用的,这就是你们的房子,只不过等我们死的时候,这个房子要分一份给他的姐姐,但我老公是占大头的。所以我老公就妥协了。”

王女士和顾先生因为觉得婚后生活经济上有压力,所以选择不生小孩,公婆还劝他们:“你们有什么压力呢?房子也给你们一直住着的。”

图片

王女士认为,正是基于公婆的这个口头承诺,自己才走进了这段婚姻,而如今,公婆一纸诉状将他们告上法庭,让她感觉自己彻头彻尾地被骗了。

老人想搬回老房居住

从结婚到对簿公堂的几年间,这个家庭究竟经历了什么?

图片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吴瑛调查发现,老人把自己的房子让给儿子儿媳居住,老两口则搬去和女儿生活,但是在与女儿共同生活的过程当中发现,老人和自己女儿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所以两位老人就和儿子儿媳协商,想要搬回自己自有的房屋居住。

图片

与此同时,小夫妻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通过变卖王女士的婚前房产,在上海市中心置换了一套商品房,还在郊区申购了一套经济适用房,而这套经适房的首付款,还是老夫妻帮忙凑钱支付的。

图片

老两口的诉讼代理人许乐律师表示:“首付全部是老人出资的,其中有一部分钱,还是老人向他们的姐姐和姐夫借的,但是老人也没有想到去办理经适房的产权证,因为他当时觉得,这个经适房还是为了给儿子他们婚后生活的。”

在老人看来,儿子儿媳名下已有两套房产,自己想搬回原有的房子居住,是合情合理的要求,但对于小夫妻来说,他们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图片

中心城区的这套商品房,它的面积非常小,是不适宜居住的;郊区的那套房屋,地理位置非常偏远,导致交通很不方便,孩子又很小,刚刚上幼儿园,正好是小夫妻需要家中老人帮扶、帮助他们一起带孩子的阶段。所以两位老人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搬离时,被告在情感上一时也难以接受。

孙女住进ICU

两代人矛盾激化

在王女士看来,这场纠纷的根源并不仅仅因为房子,更是来自结婚、生子一系列过程中,与公婆积累下的种种矛盾。

图片

王女士还称,筹备婚礼时男方父母不停地强调,亲戚都嫌他们家穷,所以婚礼酒席一定要菜好。“酒席他们出钱了吗?没有。”

尽管有这些不满,王女士婚后的生活也还算过得去,但女儿的出生,让这个家庭的矛盾彻底激化。

图片

顾先生表示,女儿早产住进了ICU(重症监护室),高昂的医疗费让夫妻俩倍感压力。在他们看来,父母在他们最需要帮助和安慰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冷漠,这种不管不问的态度,让顾先生和王女士心寒。“那个时候我要上班,就只有我老婆一个人带小孩,我早上给她弄了早饭出去,基本上要等我晚上回来,我老婆才能吃上饭,能上个厕所,两个老人一句话都没有,所以矛盾就这样结下了。”顾先生表示。

图片

然而,在老人一方的叙述中,事情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版本,他们并非如小夫妻所说的那样冷漠无情。

老太太每天很早乘公交车,到他们住的地方照顾儿媳的月子,整整一个月,天天如此。另外,孩子早产住在医院里,老人就让儿子把儿媳的母乳冰冻起来,乘地铁,辗转很远的距离,把这些母乳送到了医院里面,坚持了很多天。

图片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庭内部的沟通缺失和情感隔阂,让双方的误会越来越深,最终,当老人提出要搬回自己的房子时,所有的积怨一同爆发,两代人对簿公堂。

法律无法强制亲情

两代人最终和解

在庭审过程中,顾先生和王女士数次情绪激动,但通过前期的沟通,法官认为小夫妻并非不讲道理,他们只是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父母反悔,同时也被现实的困难所困扰。

图片

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老夫妻放弃了要求儿子儿媳支付房屋占用费的诉讼请求,而被告顾先生和王女士也承诺,在三个月内搬离案涉房屋。“法律可以强制交付房屋钥匙,但是却无法强制交付双方之间的亲情。最终,原告也进行了让步,给予被告三个月的宽限期。我们后续也进行了回访,被告也按照我们民事调解书的规定,按期提前搬离了,现在我询问了双方当事人,他们都表示虽然案件发生了,但是通过案件的解决,自己的生活也回归到了稳定的状态。”吴瑛表示。


来源 新闻晨报、《法治深壹度》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