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北京市医保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试点工作的通知》,协和医院、宣武医院等5家医院开展“预住院”试点,相关术前检查费用纳入住院医保统一结算。专家指出,这一优化诊疗流程的“小改进”,是破解“看病难、住院难”的重要尝试。(11月19日《工人日报》)
近日,北京启动“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试点工作,这一看似细微的制度调整,实则蕴含着医疗改革的深层智慧与民生温度。所谓“预住院”,即择期手术患者在正式入院前,可先行完成术前检查检验,相关费用纳入住院结算并享受医保报销。这一模式不仅优化了医疗流程,更让医保制度真正走向“惠民、利民、便民”,是新时代医保改革向精细化、人性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首先,“预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过去,患者为等待床位或安排手术,往往需提前住院,产生不必要的床位费、护理费等支出,而术前检查若在门诊完成,又难以全额纳入医保报销,形成“门诊自付、住院报销”的割裂局面。如今,检查前置、费用并轨,既避免了重复花费,又提升了报销比例,尤其为异地就医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减负。对许多普通家庭而言,省下的不仅是几百上千元的费用,更是面对疾病时的一份安心与尊严。
在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预住院”更彰显了资源优化的智慧。通过将术前检查从“住院中”剥离至“住院前”,医院床位周转率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一床难求”的困局。医生可更专注于手术与治疗,护理资源也能更精准投放。这不仅提高了医院运营效率,也为更多急重症患者腾出生命通道,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更为深远的是,这一试点推动了医保支付方式的系统性改革。它探索出“分段式”结算新路径,将医保覆盖延伸至住院前阶段,强化了对医疗全过程的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检查项目、杜绝重复收费,既保障了基金安全,也为未来全面推行DRG/DIP等精细化支付模式积累了经验。医保不再只是“事后报销”,而是深度参与医疗服务的全流程管理,真正成为健康中国的“压舱石”。
此外,“预住院”还极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一站式服务、灵活安排检查时间、减少往返奔波,让医疗过程更具人文关怀。即便是最终未能住院的患者,术前费用也可按门诊政策结算,体现了制度的弹性与温度。
“预住院”虽为试点,但如一束光,照亮了医保改革的未来方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效率为引擎,以公平为底色。期待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快推广,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有温度、有质量的医疗保障。
作者 汪昌莲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