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好一幅富饶的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2021-02-05 18:11

冬日的暖阳,在蓝天白云下,片片梯田被大山所环抱。两百多户人家,如繁星般散落在山间各处。几座大山之间,又环抱着畦畦梯田。每一片民居四周,虽然是冬季,依然可见绿树繁茂、绿菜满园,好一幅秀美山居图。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2月5日上午,“沪滇扶贫协作”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彝家小山村。敞亮整洁的小广场,极具彝乡特色的新房、绿油油的田园……这就是现在的武定县山居村,既葱翠静谧,又充满生机。

分割线.png

秘境山居

彝家风情美如画

从罗婺故郡武定县城出发,在西北方向的古柏大转弯下车,沿着小路往里走,不多时,就到秘境山居村。

清澈的河水在桥下汩汩流淌,青石路上见不到一点垃圾,太阳能路灯、村史馆、露天舞台一应俱全……走进武定县山居村,一派“小桥流水新村”的秀美景象扑面而来。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山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象征着悠然自得的桃源生活。山居出自彝语“谢谷”,汉语译为山箐内的村落,这里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彝族文化。

山居村有224户1200多人,是武定县狮山镇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村寨,也是狮山镇传承弘扬密岔文化村之一。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这里离县城不过十余里,却反差很大。虽然没有了寨门,然而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姓一村、三村一寨的古老自然民居格局尚存。

风景秀丽的山居村,在民俗、语言及民间文艺、工艺等方面风情独特。那种“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分割线.png

原始落后

曾是出名的贫困村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山居村虽然风景秀丽,但长期以来都是武定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224户中就有215户为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74.35%。

该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差,发展缓慢,群众生产落后、生活困难、人居环境差。村干部说,这里的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85.8%。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村民们世居此地,延袭传统的农耕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薪火相传。当地村民介绍,过去受到地理环境制约,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其余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加上村里和外界联通不畅,村民们的许多优质农产品缺乏畅销渠道,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为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文化村与发展现实的差距,武定县委、县政府专门研究,组织开展以进村道路硬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民族文化为重点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工作。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分割线.png

精准帮扶

造福一方老百姓

一条长江水,串起两地情。2018年,总投资2491.20万元的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在山居实施以来,扶贫成效显著。由于实施了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山居村得以脱贫摘帽,昔日贫困的画风如今蝶变成了秀美山居图。

依托沪滇合作项目,村里修通了硬化路,实施了亮化美化工程,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曾经居住在滑坡点的村民也顺利实现了易地搬迁。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山居村虽属高凉山区,但天然的高山凹地却形成了一个适宜农业种植的小气候带,这里种植的苹果和蜜桃糖分足,在业界小有名气,武定三分之二的韭菜也产自这里。

但长久以来滞后的交通条件成为阻碍当地产业发展的瓶颈,山居村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开出的第一剂脱贫药方就是修建两条环山柏油路。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以前村子不通公路,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将桃子背到村委会,之后再用拖拉机运到县城,途中损耗很大。”山居村村民杨文贵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那里是一个交易市场,柏油路修通后,一些客商直接将大车开到家门口进行收购。到了4月中旬,每天上百人在这里交易,这种场面我们从前做梦都不敢想。”

分割线.png

因地制宜

村民有了“致富树”

“在山居村,只要有箐的地方就有水,最少有3个大龙潭,而且水质全部达到安全饮用标准,浇灌出来的水果格外好吃!”当地村民说,好山好水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全村林果种植面积现已达3500多亩。

在这几年里,山居的樱桃(水果)种植业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规模。据统计,已达2500~3000亩。村民们都说,他们这里的樱桃卖价很好,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水果商直接就到果园里批发,还有不少游客前来入园采摘,每人收10到20元,小孩不收费,可随便摘食,带走时称斤计算,每公斤15元左右。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这些樱桃,不仅新鲜还比市场上的便宜,有很多城里人一到周末都来此体验农家生活,现在村中已经建起了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以便于这些物产的销售。

由于村中水资源丰富,山居的水果和蔬菜种植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很多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都慢慢地陆续回乡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现象也不再突出。

分割线.png

彝寨村民

如期脱贫奔小康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不但解决了贫困自然村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难的问题,实现2018年贫困户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确保209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的建设,当地改善了交通条件,不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还解决了234户1074人的行路难问题。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路畅百业兴,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的山居村脱贫步伐全面提速,通过大力发展种植特色产业,结合省级重点示范村的打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进一步拓宽了当地居民的增收渠道。

山居彝寨,掀开了神秘面纱,展露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彝家儿女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离山居寨门600米处的公路边,是一罗姓人家的山场,面积不小,但其实也没有什么成材林,属于半荒坡。这些年在整村产业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他家把荒山改造成果园,依势逐台种上樱桃、杨梅、早桃、板栗等果树。这些果树已进入挂果期,长势喜人。更可贵的是主人家在这片果园里,建设了饲养武定壮鸡和蒸烤山居小锅酒两个项目。

分割线.png

乡村旅游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使这个小小的彝族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小康之家的跨越。

路修通了,灌溉解决了,山居村产业发展迎来春天,当地开始思考一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2019年4月,山居村举办了首届樱桃节,除吸引楚雄州内游客外,还吸引了一些来自省内外游客的捧场。

好一副富饶乡村画卷,武定山居彝村的脱贫蝶变(记者:夏体雷 摄影报道)

51岁的杨文贵提着篮子忙个不停。他乐呵呵地说:“以前种包谷一年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只够全家人糊口。现在种上了樱桃,收入多了,新房子也盖起来了。”2013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10亩樱桃,年收入已达10万元,2014年顺利地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在成功走出第一步之后,山居村又迅速在发展乡村旅游上着力,以此形成稳固的产业闭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造血式”脱贫。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袁熙

校对 郭毅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