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
云南网2021-02-26 14:01

积极探索绿色支柱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超常规举措帮助“直过民族”脱贫,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在西双版纳州,一幅各族群众摆脱贫困、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生动画卷铺展开来。

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1.jpg

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新貌。记者 张彤 摄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对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压实各级领导责任、相关部门责任和州县乡村组五级责任,强化组织增动力,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积极探索绿色支柱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超常规举措帮助“直过民族”脱贫和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助推精准扶贫等模式,决胜脱贫攻坚。

截至2020年底,西双版纳州勐海和勐腊2个贫困县、6个贫困乡、92个贫困村(其中2个深度贫困村),涵盖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景颇族和佤族5个“直过民族”在内的177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1414名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出列,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显著成效。

分割线a

发展绿色产业让村民摆脱贫困

勐海县勐宋乡曼吕村是“直过民族”拉祜族聚居村,过去低矮破烂的石棉瓦房、茅草房如今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小楼,狭窄的便道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能住上这么宽敞、漂亮的新房,是前些年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南温村民小组村民娜拉告诉记者,她家有5口人,以前家里住的是70多平方米低矮灰暗的泥巴墙石棉瓦房。2018年娜拉家享受扶贫政策,通过政府补贴6万元、向银行贷了6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加上自家攒的5万元,共花17万元盖起的这栋面积为120平方米的新房,还添置了数字电视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三轮车等。

“现在村里的贫困户全都住上了新房。”娜拉一脸兴奋地说,依靠政府扶持大力发展茶产业,全村人都已脱贫致富。

西双版纳州切实加强产业扶贫统筹推进力度,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减贫。滇西连片特困县勐海县有人口34.56万人,其中涉茶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81%。该县把“一片叶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通过茶叶品质提升、产业规模发展和营销拓展培育扩大市场三措并举,实现企业优化升级,企业壮大反哺扶贫的“雨林古茶坊”兴茶扶贫模式,全县茶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勐海因茶摘掉了贫困帽。

“通过政府帮扶,我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了脱贫摘帽,还住进了新房。”勐腊县勐捧镇勐润村委会曼过龙村小组的贫困户周所告诉记者,过去,曼过龙村民小组象她家一样的贫困户有27户,都是由于缺少土地和发展项目致贫。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下,27户贫困户与本村橡胶种植大户签订了7年的割胶协议,集体到种植大户的胶园割胶。他们夫妻俩通过割胶每月可以增加收入2280元,仅此一项,全家4口就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

据介绍,勐捧镇是勐腊县橡胶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全镇515户贫困户几乎都是因为缺少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而致贫。政府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以帮助贫困户与缺少劳动力的种植大户签订割胶协议的方式,让他们通过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勐腊县涉胶人员达65065户22.039万人。该县通过提高胶农素质和生产技能,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贫困户胶农增产增收。

针对因气象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造成胶价持续低迷,部分农户割胶积极性不高,甚至弃割、弃管返贫的现象,勐腊县政府通过与结对帮扶的上海市松江区政府对接,借鉴其他地区“保险+期货”的成功经验,在勐腊县推广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试点项目。通过建立期货保险机制,无论价格涨跌农户都能保障收入,给贫困胶农吃了一颗“定心丸”。通过“保险+期货”的金融扶贫模式,勐腊县通过发展橡胶这个绿色支柱产业,于2019年3月顺利退出了贫困县行列。

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2.jpg

群众赖以脱贫致富的茶叶产业。供图

分割线a

 “直过民族”乘上脱贫直通车

地处偏僻山区的勐海县布朗山乡曼班三队曾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是精准扶贫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多年来,西双版纳州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各职能部门汇聚一切力量不停歇、不松劲,以锲而不舍的执著和水滴石穿的定力,采取“引着走、领着学、带着干”的超常规举措,带领着几乎从未走出过大山的17户人家战胜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探索出了一条深度贫困“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成功之路。

抓住曼班三队作为全省“直过民族”脱贫试点的契机,勐海县按照发展生产增收与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素质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编制完成《勐海县布朗山乡曼班三队村民小组拉祜族精准脱贫攻坚试点方案》,确保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过去村民从不洗澡,也不会理发,头发长了就自己用剪刀胡乱剪。”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李伙保说,驻村后他首先教会村民们洗澡和理发。

“除了手把手传授生产技能以外,生活中从洗手、洗碗、洗澡、换衣、叠被、扫地到归置家什,都需要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还要随时检查督促。”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罗志华说,为了促使村民养成习惯,勐海县还在曼班三队开设了“小蜜蜂超市”,实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鼓励机制,激发出了村民的内生动力。

帮扶的驻村干部从生产、生活问题入手,从村民不会讲汉语、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等问题入手,采取“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半军事化模式,驻村队员坚持每月为村民理发1次,并带领村民开展家庭卫生检查和村寨卫生整治,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改善环境。

通过努力,曼班三队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80元增加到2019年8826.68元,全村1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自信和内生动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曼班三队的成功经验,被复制推广到了西双版纳的拉祜族、布朗族、景颇族和佤族等4个“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中。

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3.jpg

群众的摇钱树——橡胶。供图

分割线a

精准扶贫做足绣花真功夫

在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干净整洁的入村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一栋栋整齐划一、颇具瑶族风格的干栏式楼房在绿树掩映中露出星星点点的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绿海中闪光的宝石。

走进河边村,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个穷得出了名的瑶族贫困村寨。河边村过去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懒散出了名。2015年,54户村民中还有19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甚至一度还有28户村民离开村寨到外地居住。

西双版纳通过州、县、镇和村“四级书记”层层抓落实,把准河边村贫困“脉门”,对症下药,累计投入2189.99万元,经过3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实现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生存发展空间充足,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小云助贫中心”合作,在“勐腊小云助贫中心”的引领推动下,河边村围绕产业生产生计系统规划、人居环境景观绿化、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公益型社区能力建设5大重点工作进行探索。一批批博士生、硕士生及企业家、建筑师、工程师等陆续来到河边村,共同为实现“边陲瑶寨旧貌换新颜”的梦想献策献力,形成了一个党委、政府主导,具有人才资源优势的社会公益组织出谋划策,挂帮包单位县委政法委和乡镇密切合作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从而激发出村民们强劲脱贫内生动力的精准扶贫机制。

如今的河边村,已“蝶变”成为“家家户户住楼房、水泥路直通到户,村寨整洁美如画、农家乐客栈不比城里差”的精准扶贫样板村。

分割线a

故事

扶贫车间“孵化”绿色希望

2月21日一早,记者走进勐腊县勐捧镇现代农业产业孵化园,只见西红柿地里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一群来自勐捧镇各村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忙着摘果。这些果子包装好后,将被运往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市场。

“早上8点打卡下地,下午6点打卡收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模式。”提着箩筐熟练地采摘果实的一名男子告诉记者,他叫李兴才,是来自勐捧镇曼种村委会回结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2018年开始到这里打工后,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前,由于缺乏技术,李兴才耕种一年只能满足一家人的口粮,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加上年迈多病的老人需要赡养,同时还得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夫妻俩只能抽空外出打工挣钱,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

为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况,勐捧镇政府于2018年开始制定并实施《扶贫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镇政府与勐腊县金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政府出资租下200亩土地,企业负责技术和市场销售,依托勐捧镇的自然气候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夏季种水稻、冬季种蔬菜,并以此作为扶贫产业,为全镇5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稳定的就业机会。

李兴才和妻子不仅在基地找到了工作,还学到不少技术。第一年下来,夫妻俩领到了3.7万多元工资,还分到30袋稻谷,成为整个基地收入最高的家庭。

“在这里除了每天有120元的稳定报酬,分的粮食一家人一年都吃不完,还可以卖钱。”李兴才说。

“将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到一个种植基地,在实现产业与就业扶贫的过程中进行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是勐捧镇响应县里‘政府主导、贫困户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主推’模式的一次探索。”勐捧镇党委书记岩坎勇介绍,目前该种植基地已被列为勐腊县最大的扶贫车间,正致力于“孵化”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农民,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长效帮扶巩固脱贫成果并走上致富之路。

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4.jpg

勐伴镇河边村“小云助贫”项目。 记者 张彤 摄 

分割线a

亮点

勐海拉祜学会进村入户培训带动村民——村寨美起来 精神富起来

2月20日一早,勐海县勐混镇“直过民族”村寨——拉巴厅老寨歌声嘹亮、芦笙悠扬,勐海县拉祜学会的4名工作人员在副会长杨卫萍的带领下,正在对村民进行文艺培训。

“通过去年一年的培训和带动,我们完成了20个拉祜族聚居村寨的精神面貌和家庭、村寨环境改造,工作越来越受村民欢迎了。”杨卫萍说,他们将持续开展这项工作,让勐海县所有拉祜族同胞的精神都富裕起来,家庭和村寨环境都美丽起来。


文艺表演展自信

“过去拉祜族同胞不仅贫困,而且很少与外界交流,见到生人就会害怕。”杨卫萍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精准扶贫,各村寨的拉祜族群众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没有养成注重清洁卫生和礼仪礼节的文明生活习惯。从2020年开始,勐海县拉祜学会走村入寨,对拉祜族群众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民族素质,发展经济社会,实现脱贫奔小康”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过去看到别的民族同胞上台唱歌跳舞,我就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唱、能够跳。”正在参加舞蹈培训的拉巴厅老寨小组长小珍说,当时整个村寨都处于贫困状态,村民们都很悲观,无心学习唱歌跳舞。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政府不仅扶持村民种植茶叶,还组织村民进行茶园管理、采茶并开展炒茶技术培训,为村民拓展茶叶销售市场。政府将拉巴厅老寨整村搬迁到新址,盖起新房,接通自来水,同时还修建了一条8公里长的水泥路直通镇上,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茶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卖出了好价钱,小珍一家人的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

今年1月中旬,听说拉祜学会的老师要进村寨教大家唱歌跳舞,小珍喜滋滋地跑到镇上购置了一身漂亮的民族服饰。“这样穿着唱歌跳舞才漂亮。”小珍说,能够唱歌跳舞,让她有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希望。


提升素质增强发展意识

“看到我们拉祜族同胞从物质上富裕起来了,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勐海拉祜学会会长高兴荣说,脱贫致富以后还得有更高的要求,在精神上也要尽快富裕起来,因此他从去年开始每年出资30余万元,组建拉祜文艺队深入到各拉祜族村寨去抓文化思想脱贫工作,让拉祜群众通过学习本民族文化,树立自立、自强和自信心,从而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我也是从贫困的拉祜族家庭走出来的,这几年通过经营茶叶富裕起来了,反哺同胞、帮助更多拉祜族群众在精神层面上共同提升,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高兴荣说。

除了进行传统文化培训外,拉祜学会的工作人员每天和村民同吃同住,从生活卫生习惯、家庭和村寨的环境美化等细节上,也带领和促使村民发生潜默移化的改变。每到一个村寨,他们都会连续开展3个月培训,直到整个村寨的环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实质性改变,才会向下一个村寨推进。

在由8个自然村小组组成的布朗山乡班盆村,拉祜学会针对村民通过销售茶叶富裕起来,却没有理财意识的实际,组织村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理财培训。根据村寨脏乱差现象突出的状况,将8个自然小组的村民都组织起来都进行了环境卫生培训。班盆村开展了家庭卫生流动红旗竞赛活动,评选出了32户卫生标兵,颁发流动红旗并在村民大会上现身说法,促动村民开展人人争创卫生标兵积极性。如今的班盆村,已成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花香四溢、绿色养眼的美丽村寨。


来源 云南网记者 戴振华 赵雨桐

责编 王利绚

校对 猫恩泊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