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芳华 初心传承⑰|点火!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云报客户端2021-05-04 09:33

2021年4月29日11时许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以平凡造就非凡

以无名成就有名

China Space Station在轨建造拉开帷幕!

124秒,天和核心舱官方宣传片

网友热议

牛百页:祖国霸气!大国崛起无人能阻!我爱你,中国。

全力以赴加油吖:感谢万千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

宇宙循环无限: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从东方红一号零的突破

到空间站大门即将打开

不断提升的航天发射能力

让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

迈得更远

你知道吗? 中国人在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上

曾受尽了白眼和冷落

但我们靠自己

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

时间回到上世纪50、60年代

1955年9月17日

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带着家人

从美国返回祖国

刚刚回国的钱学森

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

与陈赓大将

有过一段燃爆的对话

陈赓:“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

钱学森:“中国人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陈赓听后非常高兴

说好极了

我就要你这句话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

苏联是6年零3个月

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

而中国只用了

2年零8个月

两声惊天巨响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跻身核大国行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不到三年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促进了科技发展

振奋了民族精神

提高了国际地位

“两弹”结合首次试验成功后,聂荣臻和钱学森等人合影留念。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凭的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总结“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快科技进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一起重温那场波澜壮阔的造“弹”造“星”行动。

20世纪50、60年代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

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党中央和毛泽东毅然作出研制“两弹一星”

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基地——金银滩“原子城”。

1956年

研制原子弹和导弹

列入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国务院先后成立了

研制导弹和原子弹的专门机构

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

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伟大事业中

大批科技工作者进入西北戈壁滩

1956年6月起

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

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

并下令撤走专家

有人曾因此断言

“中国核工业已经遭到毁灭性打击,

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1960年6月,苏联单方面宣布撤走。

苏联单方面毁约后

我国原子弹、导弹研制

进入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新阶段

1959年7月

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

自己动手,从头摸起

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

并将第一颗原子弹以苏联毁约的年月

“596”作为代号

工程技术人员在日夜奋战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全国“一盘棋”

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力协同

经过一大批

科技人员、指战员、干部和职工的

共同努力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在我国西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

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

郑重宣布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是为了免受核威胁。

张爱萍上将手拿话筒,眼观蘑菇云,正向首都北京汇报喜讯。

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

我国把下一步的目标瞄准导弹核武器

研制能够把原子弹

打出去的武器——导弹

1966年10月27日9时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在自己的国土上飞行爆炸成功

“两弹”首次结合试验成功

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

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为了进一步打破

核大国的核威胁和核垄断

根据毛泽东“氢弹也要加快”的指示

中国科学家经过集中攻关

于1965年自主提出了

制造氢弹的理论方案

我国第一颗实用氢弹爆炸现场

接着按计划

进行了三次热试验考核验证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

罗布泊大漠同时升起两颗太阳

其中一颗“太阳”迸发出

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光芒

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实测当量330万吨

投掷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的飞行员杨国祥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

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1958年

我国开始制订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

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工业

开始起步

“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设计总图

1966年

中央专委会批准中国科学院

《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

计划在1970至1971年

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

1968年2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并陆续建成酒泉和西昌两个航天器发射场、

以及配套的观测台、站

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航天工程体系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东方红一号”随后升天。

1970年4月24日9时30分

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随后

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

收到卫星上播放的

《东方红》乐曲

音色优美、清晰洪亮

“东方红一号”音乐装置

“东方红一号”

这颗直径1米

重173公斤的卫星

成功入轨

标志着我国成为

继美、苏、法、日之后

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

人造卫星的国家

同时也开启了

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个英雄群体。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

如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程开甲等

都在国外学有所成

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

但为了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

毅然回到祖国

前排左起:郭永怀、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亚、程开甲;前排右起:邓稼先、陈能宽、王大珩、姚桐斌。

邓稼先

在接受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

离开了家

离开了孩子

隐姓埋名28年

因核放射性影响他身患癌症

邓稼先

住院时

他在思想汇报里写道

“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稼先的老师王淦昌

1960年

53岁接受国家秘密任务

改名为王京

隐姓埋名28年

王淦昌

一年除夕夜

他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

邓稼先对他说:

“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言毕

两个人抱头痛哭

王淦昌与聂荣臻(中)朱光亚(右)在核试验基地

女科学家王承书

从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起

隐姓埋名30多年

一直到去世

王承书

在她笔记的扉页里

有一张已经发黄的字条

上面写道:

“在无论任何条件下,

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右起:张文裕、杨振宁、王承书、邓稼先

于敏

为了研制“两弹一星”

隐姓埋名几十年

连家人都不了解他具体从事的工作

他说:

“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消失的,

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

也就足以欣慰了。”

于敏

“衣服为什么会破在这个地方?”

“心口痛,揉得久了就破了”

有一天晚上

黄纬禄拿了一件背心

让妹妹帮忙缝一下

妹妹将衣服在灯底下照了一下

发现心口的位置已经透亮了

于是问黄纬禄

为什么会破在这个地方?

黄纬禄很平静地说

“心口痛,揉得久了就破了。”

黄纬禄

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

远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更是雪上加霜

罗布泊本来植物就很稀少

可以吃的如榆树叶子沙枣树籽

甚至骆驼草

几乎都被他们拿来充饥了

科研人员每天就餐后

走出食堂都说还没吃饱

但一回到研究室就立刻开展工作

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

科研人员用计算尺、算盘

进行理论计算工作

饥饿难耐的时候

有的人拿酱油冲一杯汤

有的人冲一杯糖水

“加餐后”立刻又埋头科研工作

最终

我们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

短短10余年时间

“两弹一星”从构想变成现实

2016年

国务院批复

将东方红一号升空的日子

设为“中国航天日”

以“两弹一星”为起点,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未曾停歇——

60多年来,我国自主研制了17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300余次发射,将5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以“东方红”品牌为代表的通信卫星平台,在历经东二、东三、东四、东五四代卫星平台的发展后,技术不断突破,实现了指数级的能力跃升;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重大技术的国家之一。

2021年2月4日23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与此同时,北斗导航工程、实践科学试验卫星和风云气象卫星等也捷报频传。

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

进入新时期,航天人瞄准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辉煌篇章,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瑰宝。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的“两弹一星”精神,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并且处于不断充实、更新,再创造、再创新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我们一起来学习。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信中提到,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

2013年2月2日,习近平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2011年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9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家精神做过许多精辟论述。

爱国精神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说:“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5年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弯下腰向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说:“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创新精神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说:“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求实精神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说:“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奉献精神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说:“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协同精神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说:“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育人精神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说:“希望广大院士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和亿万中国人一样,习近平心中深植着一份深厚的“航天情”。

“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共度节日。当谈到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习近平站在“东方红一号”总装的历史图片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心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不同场合对发展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论述、对建设航天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18年2月10日,习近平在视察看望驻四川部队某基地官兵时说:“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2017年6月6日,习近平向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致贺信: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2016年12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希望广大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勇攀高峰、不断前行,为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

重温这段辉煌历史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

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来源:云报客户端

责编 郭毅

校对 顾庆华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