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开屏新闻2021-05-08 10:07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抱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站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倾听历史的回音,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尽管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一以贯之的,依然是我们心中的热血和那份不灭的信仰。

1935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了这个故事,并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代问下去、答下去”!

从1935年到2018年,这著名的“爱国三问”穿越时空,连接历史与未来,连接个体与国家。回答这三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真正读懂问题背后的深意,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强大而美好,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使命与担当?

国家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个体组成的。国家强大,则国民有尊严,而国家的强大,依托于每一个国民为其注入精神和内容,使其充实而具象。国家,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样子。

把时间线拉长,从1919年五四运动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启航;从1949年新中国傲立于东方,到2021年全面脱贫的今天。风雨百年间,一代又一代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以昂扬激越的乐观精神,形塑了这个国家的精神底蕴,使其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主。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在困难的时候,不曾失去过勇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曾停下过脚步。其所守望的,是一份历史的重托;心底存留的,是一份家国情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抱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站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倾听历史的回音,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尽管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一以贯之的,依然是我们心中的热血和那份不灭的信仰。

何为责任,何为抱负,何为使命,何为担当,不同时代的年轻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在精神层面,百年前的年轻人与今天的年轻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苦苦追寻和探索的,就是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体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国家的强大,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肩负起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铭记历史,才能烛照现实,洞察未来。清楚上一代年轻人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这一代年轻人才能更加坚定脚下的路该如何走。

1919年5月4日,一群年轻人走上北平的街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他们脸上的稚气尚未褪尽,却有坚毅的目光。彼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改变历史、创造历史,并最终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深知,面对内忧外患、国仇家恨,他们无法再保持沉默。当偌大的校园无法再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时,他们发出抗争与呐喊的声音,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最高音,也是必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与担当。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被迫南迁。在湖南长沙短暂驻留后,因局势所逼,1938年2月,三所名校的师生分三路西迁入滇。抵达昆明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于同年5月4日开始上课。

西南联大虽然只有短短8年多的历史,却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有让今天的人们看来是高山仰止的最顶级的“教授天团”,陈寅恪给你说历史,朱自清给你改作文,金岳霖给你讲哲学,华罗庚给你解数学……虽然条件简陋,正常的教学甚至会被暴雨声打断,但却无比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西南联大累计招生8000多人,培养出大量的学术大师、兴国英才、治国栋梁:两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院士……西南联大是在战火纷飞年代文化救亡的基地,为中国保留了珍贵的文化和学术火种。而与此同时,联大师生们并不是坐在书斋里,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保家卫国。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

为讲好西南联大故事,弘扬西南联大精神,云南省委宣传部于2018年制作推出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并将陆续推出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与纪录电影《九零后》。

5月8日是纪录电影《九零后》的云南首映礼,影片将西南联大这段宏大的历史编织成为更加生动、丰富的个体生命,16位90岁以上的“九零后”大师成为影片的主角。

刚毅坚卓,西南联大的校训,就是这一代年轻人高唱的一曲青春赞歌,也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与担当。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凝望风雨百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历史的深处,身处的当下,五四精神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东西,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那份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回到“爱国三问”,每个年轻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奋力放飞青春梦想,不负韶华与时代、使命与担当,写在“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项职责”里,落笔即成诗。


春城晚报评论员 吴龙贵

编审 赵梅圭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