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小黑山:藏在北纬24°上的生命密码
开屏新闻2021-02-10 12:10

云吧logo

打开世界地图,北纬24°是一个神奇的维度。在中国,北纬24°正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雨林的分界地带,有“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等对这一纬度线上的真实写照。而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好处于北纬24°上的“黄金分割”地带。

龙陵小黑山 (9).jpg

蔡双发 摄

2021年伊始,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相继发现了冠斑犀鸟、黄足松鼠、纹胸啄木鸟等4种动物新记录,露出了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一斑”,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记录着滇西边境线上的生命密码。

云南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众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在全省各自然保护区的原始生态密林之中。龙陵县境内的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之一。

龙陵小黑山 (10).jpg

蔡双发 摄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总面积为5805公顷,属“世界生物圈”高黎贡山南延部分,保护区北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与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遥相呼应,东南临怒江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江相望,是高黎贡山、铜壁关与滇西南各保护区群的丰富动植物物种基因交流的“黄金”联结纽带,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缝合线”。

龙陵小黑山 (16).jpg

郁云江 摄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境内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背景、多样的地形地貌、立体的气候类型等自然生态条件,使该保护区成为西边境线上名副其实的“野生动植物王国”。目前已知该保护区的维管束植物、脊椎动物分别由2006年的2492种、468种增至现在的2613种和538种。

分割线

(1)

多样性的物候

创造了“天然居室”

“一山一水皆画卷,一地一物皆美景。”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是云南滇西边境线上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之一。海拔范围为600米~3001.6米之间,垂直高差2401.6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样性气候特点。

龙陵小黑山 (14).JPG

菲氏叶猴 胡兴润 摄

在面积为5805公顷范围内,囊括了燥红土、赤红壤、红壤、红棕壤、棕壤等多种土壤类型,分属怒江和龙川江两大水系及苏帕河、勐梅河、公养河等10余条支流,跨越了地球上北热带型干燥气候,南亚热带半干旱型气候,中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温带型湿润气候带等多个气候带。多样性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物候特征为野生植物生长和野生植物栖息、繁衍创造了“天然居室”。

分割线

(2)

多样性的植被

孕育了“植物乐土”

良好的原始自然森林生态系统被生物学家称之为“地球之肺”和“天然氧吧”,它在大自然中维系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植被类型十分丰富,是边境线上野生植物的“荟萃地”,其植被类型跨越了季雨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草丛等6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32个群系和44个群丛(群落)。

龙陵小黑山 (8).jpg

赤红山椒鸟 侯云鹏 摄 

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分别达81.4%、132万立方米。多样性的植被类型孕育多样性的植物种类,成为了植物良好生长的“乐土”。

目前在已知该保护维管束植物达2613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达15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18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173种。

龙陵小黑山 (11).jpg

蜂猴 郁云江 摄

保护区特有性也尤为突出,其中维管束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有植物达62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394种、云南特有种208种、狭域特有种13种和龙陵特有种10种。另外,已知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约280种,这些并不起眼的真菌却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成员”。

分割线

(3)

良好生态环境

成就了“动物天堂”

“野生动物的丰富程度是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生态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管护局副局长冯思勤介绍道。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是云南边境线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十分丰富的区域之一,被称之为野生动物的“集结地”。

目前已知该保护区脊椎动物达538种,其中兽类、鸟类、两爬两栖类分别为159种、295种、84种,其中国家Ⅰ、Ⅱ重点保护动物达65种(国Ⅰ级14种、国Ⅱ级51种)。

龙陵小黑山 (12).jpg

巨松鼠 蔡双发 摄

已知该保护区有昆虫474种,其中新种有龙陵羊角蚱、三齿波蚱、黑颈斜脊叶蝉等6种,尤其是云南特有种达19种,占昆虫总数的4%。

尤其是在仅为5800多公顷的狭小山地区域内就分布有天行长臂猿、菲氏叶猴、北豚尾猴、蜂猴、熊猴、猕猴和短尾猴7种灵长类野生动物,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均十分罕见。龙陵小黑山保护区被云南动物专家形象地赋予中国边境线上灵长类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航空母舰”。

分割线

(4)

14次亮相央视

新晋为“网红明星”

2020年以来,该保护区相继发现了高黎贡球兰、冠斑犀鸟、黄足松鼠、纹胸啄木鸟、风头麦鸡等5种新(记录)物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隐藏在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密林之中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亮相全国成“网红明星”。

2020年5月,由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推荐的《注意!这里有熊出没》视频影像从300多期节目中脱颖而出,并在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林草局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秘境之眼 精彩影像”评选活动中,以9.94万次的点赞量位居全国第三名并荣获全国二等奖。

龙陵小黑山 (13).jpg

高黎贡球兰 郁云江 摄

同年9月,题为《云南龙陵 中国球兰属植物家族添“新丁” 发现夹竹桃科球兰属新物种高黎贡球兰》电视新闻在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网、新华社网、国家林草局官网及《新华每日电讯》《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多家权威主流媒体报道。“高黎贡球兰”在当日百度热榜中排名第11位、点击量超过400万,迅速窜红成“热搜”。

至此,该保护区的高黎贡球兰及黑熊、赤麂、猕猴等一批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亮相全国成“网红”,小黑山保护区也开创了珍稀野生动植物一年(2020年)14次上央视的先河。

分割线

(5)

探索参与模式

形成了“共管机制”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是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近几年来,该保护区围绕"信息共享、宣传联动、巡护联动、协议共管、责任共管"的思路,探索推行“当地政府+管护局+检查部门+林草局+森林警察大队+乡镇+林业站+村(社区)+管护站”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共管新机制,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大格局。近3年来,积极开展各类武装联合巡(护)逻(含护林员)活动,共出动执法车辆212辆次、执法人员(含护林员)5860余人次。形成了强力的打击震慑态势,也让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逐步向迈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龙陵小黑山 (5).jpg

据龙陵小黑山管护局局长刘勇介绍,下一步,保护区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为契机,紧扣“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切实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龙陵故事,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油添力。


相关新闻:

图集│龙陵小黑山生物多样性展示


春城晚报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郁云江 摄影报道

责编 易科彦

校对 袁熙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