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文山】山瑶思源
开屏新闻2021-06-04 23:06

走进红色文山全媒体主题采访.jpg

山瑶群众与大自然的相处有着自己的方式——水源地周边不砍伐一棵树,不放牛、羊等到山上,不让污染物流进出水口……被“尊重”的大自然,涵养起茂密的树林,汇聚成汩汩清泉,从富宁县归朝镇龙门村委会龙秋村小组村口前的大榕树旁源源不断涌出,成为龙门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的主要用水。当地人将这一股清泉称为龙秋山水,“龙秋”在瑶语里的意思为“从山里面出来的水”,龙秋村也因此而得名。

俯瞰龙秋村.jpeg

“龙门村委会特殊的地势让这里普遍缺少水源,整个龙门村只有龙秋村小组有地下水源。以前,我们都要到龙秋村小组来背水。”45岁的潘秋吉是龙门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她的家住在龙秋村小组背靠的“猴山”后面,一个名为坡乱村的地方,“那里距离龙秋村直线距离不远,但是需要翻山越岭,来回一趟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

潘秋吉.jpeg

在潘秋吉的童年记忆里,到龙秋村背书是家里人新的一天里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凌晨4点从家里出发,摸着黑到出水口打上一家人一天的用水,把水罐装进背篓背上,再沿来路走回去。”潘秋吉说,有了一天的用水,才能开始接下来的农活。

逐渐长大的潘秋吉曾是家庭用水的主要“背水人”,这样的生活轨迹,她重复了几十年,也是无数山瑶群众真实生活的写照。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龙秋村“引水入村”。龙秋山水被积聚起来,经过一根根水管,直接流进村民家中。为了让大家珍惜水资源,龙秋山水的出水口被命名为“思源泉”。

自然资源丰富的龙秋村.jpeg

“不仅仅是龙秋村,我们的村子也兴修了水窖,通了自来水。”潘秋吉说,至此,山瑶群众的背水生活告一段落。拧开水管,水哗哗流出,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许多人家还安装起太阳能,热水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思源泉.jpeg

2019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思源泉”进行了一次兴修。“用水泥把出水口铺平,方便引流直下,水源上方加盖了遮挡,用水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龙秋村村口,“思源泉”和大榕树一起守护着整个村子,哺育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瑶族人。


云报全媒体记者:王丹 黄翘楚 张登海 张文峰 杨子双  文山日报记者:王丽娟 李正兴  文山广播电视台记者:白宇男 张晓依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邝田云   黎莹颖 

编辑 刘自学

校对 袁熙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