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文山】恒村战斗: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开屏新闻2021-06-05 07:24

走进红色文山全媒体主题采访.jpg

“这是百色起义、主力北上、秘密入富州、统战工作、发动群众、建立组织等12组浮雕,主要反映了七村九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过程以及与敌人顽强斗争的历史事迹。”6月4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谷拉乡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陆玥向记者们解说甘屯红军洞时说。

恒村战斗

当天,省州县(市)“走进红色文山”采访组记者来到富宁县谷拉乡谷留哨所、红军洞等地采访,追忆峥嵘岁月,重温革命精神,同时,用手中的笔、手机、相机等为“武器”,妙笔著华章,视(频)图道真义,让“红色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恒村战斗

甘屯红军洞处于九弄石山区与谷拉土山区的结合部,是从谷拉到九弄谷留必经之咽喉要塞,上可达谷拉,下可达龙灯、谷桃、多贡、谷留等村寨,方便与四周联系。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后,红军游击队把甘屯作为一个重要的前哨阵地,派一个红军游击队分队把守。红军游击队为了不扰民,住进甘屯村旁的山洞,并在外洞口到内洞口100多米长的地段设四道用石头砌成的防御工事。平时,在外洞生活、学习、议事,危急关头撤到内洞隐蔽。在敌人对七村九弄根据地的多次“进剿”中,红军游击队凭借甘屯岩洞的天险与敌人周旋,组织群众带着主要财物转移到洞内,帮助群众一次次逃过敌人疯狂的烧杀掳掠。

随着陆玥讲解的深入,记者们的思维很快回到90年前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当时发生的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恒村战斗。

恒村战斗

1931年,红军进入富宁境内开展革命活动。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建立了各种群众组织,争取了地方势力,组建了革命武装,镇压了地霸韦英豪、归朝架街乡长陶炳希和花甲区区长汤焕文,培养了一批干部和革命骨干,扩大了革命斗争的影响。1934年11月初,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决定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11月20日,边区临委召开滇黔桂边区劳农代表大会,宣布成立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边区劳农会、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三个政权组织。

恒村战斗

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和劳农代表会的召开,建立健全了完备的共产党组织、革命政权组织、军事组织和群团组织,为领导滇黔桂三省边区各族群众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和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统一战线等各项工作建立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也标志着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七村九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国民党富州(今富宁)县政府及各乡土豪劣绅惊恐万分,急报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请求派兵围剿。

恒村战斗

1935年1月上旬,广富独立营500余人从富宁出发占领谷拉,向恒村进发。接到赤卫队送来的情报,黄松坚(时任边区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政委、边区劳农会主席)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给以迎头痛击。

黄松坚率劳农游击队主力抵达弄劳时,敌已从谷拉进占恒村。黄松坚将游击队隐蔽于甘屯岩洞。潜至前沿观察,敌驻扎于三座土山之上(两侧较低、中间较高),敌指挥部设在中间的岩登山上。黄松坚决定将岩登山确定为主攻目标。天黑后,黄松坚率劳农游击队和赤卫队悄悄潜伏到岩登山下。次日凌晨,游击队快速向岩登山靠拢,刚接近敌指挥部就被敌哨发现,游击队当机立断开枪击毙哨兵,乘势冲上岩登山,攻击敌指挥部。敌军从梦中惊醒,举枪胡乱还击,夺路逃命。劳农游击队乘胜追击,从恒村追过那坡、百安等村寨,一直追到谷拉河边,将敌赶出谷拉。此战,游击队毙敌30余人,游击队负伤1人,赤卫队战士蒙德棉牺牲,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和物资。

恒村战斗

恒村战斗,是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以游击队获胜、敌人惨败而告结束,战斗的胜利给国民党反动派一次沉重的打击。


文山日报记者李正兴 唐雪娇  李沅璟 王丽娟

云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峰 王丹 黄翘楚 杨子双

文山广播电视台记者:白宇男 张晓依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邝田云 黎莹颖

编辑 刘自学

校对 顾庆华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