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开屏新闻2021-06-22 10:09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盛夏的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草木葱茏,生机勃发。示范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水资源丰富,农作物长势喜人,昔日的石漠荒山,如今变身喀斯特绿洲,目之所及,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石窝变宜居家园 

步入西畴县三光石漠化展览馆——“西畴精神”现场教学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还未进行石漠化治理之前的原貌图片:土地被石漠吞噬,村庄被石漠包围,水资源贫乏,这是过去西畴人民在石缝中求生存的真实写照。

“昔日石旮旯地变绿水青山,西畴各族群众敢叫石漠变绿洲,太了不起了,令人震撼。”展示馆里一幅幅今昔对比鲜明的图片,让前来观光的游客们不禁感慨,切身感受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纷纷惊叹近年来西畴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昔日的“三光片区”,山大石头多,人均耕地少,缺少水土,群众收入低,贫困程度深,是全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为改变这一贫困落后面貌,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州两级党委政府精准施策,围绕综合治理、山区小水网建设、“西畴精神”教育、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全面实施综合治理。

在坚持“六子登科”(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石漠化治理模式基础上,坚持围绕“山、水、林、田、路、村、产业、扶贫、机制”等内容,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水利设施、农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机制建设”八大工程。通过开展石漠化治理,今天的“三光片区”石漠变绿洲、石窝变桑田、天堑变坦途、穷乡换新颜,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石漠地变丰产地

石漠化综合治理后的“三光片区”,从过去荒凉的石旮旯地变成“三保台地”,成了千亩连片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记者在基地采访时看到,即将成熟的猕猴桃果挂满了枝头,缠挂在铁架上的一株株猕猴桃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昔日的石漠荒地变成了丰产地,石漠荒山变成金山银山,结出了累累硕果。

近年来,为把“三光片区”打造成石漠化治理示范基地,发展产业,带动片区群众增收致富,2016年,当地政府引进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产业扶贫,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片区群众土地5000余亩,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助力。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基地种植的猕猴桃有10个品种,施有机肥、人工除草,还林下养鸡,绿色生态环保,已经连续第四年挂果了,目前盛果达2400多亩,明年将有4000亩挂果。”望着长势诱人、丰收在望的猕猴桃,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陈登贵喜笑颜开。他介绍,公司入驻以来,通过发展观光农业,流转群众土地,当地群众有租金收入,到基地务工有工资收入,公司每年支付租金350万元,支付群众务工工资400万元,加快了片区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我两口子在基地务工已有6个年头了,现在工资4000多元,还有租金的收入;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家庭,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正在基地里管护猕猴桃的三光村委会博竹箐村小组村民黄昌权满脸欣喜。他边除草边和记者闲聊,自从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后,到基地里务工夫妻俩一年的工资收入近10万元,加上租金收入,脱贫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

石旮旯地变“景区”

今天的“三光片区”,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村庄变美了。站在伫立山顶上的“逐梦亭”远眺,地处片区石漠化核心区的三光村委会多依坪村被绿色包围,独具特色民居与绿色果园交相辉映,眼前宛如一幅美丽迷人的喀斯特绿洲新画卷。

“我们这里原来到处是石旮旯地,不适宜居住。石漠化治理后,村里大变样了,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外面的游客慕名而来,现在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说起村里的“巨变”,开农家乐的多依坪村村民高仕仙满脸幸福。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以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把“三光片区”打造成为乡村游的好去处。随着游客日渐增多,高仕仙大胆尝试,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现在我们家的农家乐被指定为乡村游接待点,开业以来,生意越来越红火。”高仕仙说,下一步,在扩大农家乐规模的同时,增开几间民宿,开小商店,让到这里观光旅游的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买得开心,在家门口挣到更多的钱,过上小康生活。

“按照规划,‘三光片区’要打造成4A级景区,建星级酒店,建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西畴县兴街镇党委书记苏科清说,“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建成后,良好生态日益显现,乡村观光旅游日渐受欢迎,群众增收步伐逐渐加快,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三光”也由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变为光荣脱贫、光彩夺目、光明前景。

今天的西畴,实现了从“三餐不继”到“丰衣足食”、从屋漏房斜到安全稳固住房、从人背马驮到道路四通八达、从愁医愁学到文明健康、从满目疮痍到山清水秀的历史性巨变。

分割线

西畴各族群众——

牢记毛主席批示听党话跟党走

“有些合作社,在一个时期内,确实是混乱的,唯一的原因是得不到党的领导,党没有向群众讲明自己的政策和办法。所谓混乱,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得不到党的领导,当然就要混乱,领导一加上去,混乱就会立刻停止。”在西畴县兴街镇东升村委会达嘎村,一面红色墙体上写着1955年毛泽东主席《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的批示,在村里格外醒目。

据介绍,东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于1954年建立,合作社建立后,由于社干部力量较弱,党领导弱化,致使合作社比较混乱,社员人心涣散,合作社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文山地委和西畴县委及时派出工作组到合作社调查了解情况,宣传“新生社”的经验,开展整顿工作,没过多久,合作社的稻田全部犁完,谷种撒进田,包谷种下地。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合作社整顿巩固工作结束后,1955年6月30日,西畴县委驻村工作组组长杨运康以题为《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好了的》,对东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巩固工作作了书面总结,逐级上报西畴县委、文山地委生产合作部和云南省委生产合作部,省委生产合作部以《西畴县东升乡东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如何由混乱走向巩固的》为题,将全文登载于《云南农村工作通报》第111期,并上报中共中央农业生产合作部和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读到这篇文章并写下了批示。

毛主席对东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批示成为西畴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西畴人民创造了“西畴精神”,成为半个世纪以来激励西畴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一面旗帜。如今,东升村委会围绕“强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凝聚干部群众的力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的“传家宝”

“毛主席的批示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至今一直影响和鼓舞着我们,我们为村里合作社整顿一事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批示感到自豪。”来到西畴县东升乡炭西村,说起60多年前毛主席对“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作的批示,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自豪感洋溢在每个村民脸上。

在党的领导下,近年来,炭西村围绕特色种养业,积极培育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大批新兴农业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为当地群众架起致富的桥梁。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党的坚强领导,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党的领导干部把咱们老百姓当衣食父母,为我们办实事。”炭西村民谢佳令感慨道,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村里各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乡风文明有效提升,村民眼中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生活有盼头。今天的炭西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以前的炭西村茅草房、土院墙、鸡肠路,村民处境艰难。这些年来,在党的政策春风吹拂下,村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修了路、建了房、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年合作社得不到党的领导,一度陷入混乱。”炭西村党支部书记李德茂表示,我们今天取得的发展成就,都是党带领大家奋斗的结果,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毛主席的批示,成了西畴县的“传家宝”,为“西畴精神”“西畴现象”“西畴模式”“西畴经验”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的炭西村,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下,2018年村里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发展了柑橘、八角、生猪、肉牛等种养业,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分割线

刘超仁: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我入党不为别的,只为村里做点事,更好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西畴县兴街镇东升村委会江龙村小组58岁刘超仁入党时的初衷。

1999年,54岁的刘超仁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到江龙村老家,当时的江龙村生存条件差,群众“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是常态,是一个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充饥度日的“口袋村”。面对父老乡亲的贫困状况,刘超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4年,年近花甲的刘超仁毅然决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走进红色文山】西畴:石漠化地区变身生态家园

“那些年村民穷困潦倒,我每月600元的退休金都比村民的收入还多。”刘超仁回忆,入党后,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谋划着村里的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集资投劳,率先在全县自建小康村,真正落实“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以自力更生建设脱贫奔小康示范村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综合治理。如今,江龙村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了全面改善。今天的江龙村,村庄道路硬化,建造“三保”台地,建科技文化活动室,改造农户住房,家家户户开通了光缆电视。

村里基础设施改善后,江龙村又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谋划新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牧、林果等产业,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路子。“现在村里种植了460多亩的橘子、柚子等经济林果,每年可为群众创收上百万元。”站在村口,看着漫山遍野的果树,刘超仁倍感欣慰。除了种植业,江龙村还依靠运输、生猪养殖、外出务工等拓展增收渠道,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刘超仁指着写在村科技活动室的这几个大字告诉记者,这是江龙村前几年在自建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喊出来的口号,如今的江龙村已沧桑巨变,实现了小康目标,这就是江龙村蜕变的密码。他表示,将继续发挥余热,发扬好“西畴精神”,继续努力带领乡亲们奋斗,把江龙村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02


云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峰 黄鹏 王丹 马喆 殷洁 黄翘楚 张登海

责编 郭毅

校对 罗秋旭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