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禁炒“高考状元”更要破除“状元迷恋”
开屏新闻2021-06-24 08:49

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启动,教育部6月23日发出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为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6月23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的不断公布,与高考相关的话题,也是日渐火热。这背后,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各式各样的“高考状元”身上,从省到州(市)再到县(市、区),不同级别的“高考状元”,都有着很高的热度。置于这般现实语境下,教育部再次重申常识,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算是及时到位的一种警示、提醒,这对营造良好的社会价值观来说,是确有必要的一种引导。

禁炒“高考状元”之事,年年都会提及,外界对此心知肚明。遗憾的是,每年高考过后,“高考状元”依然火热。这也证明一点,炒作“高考状元”早已成现实常态。这背后,其实也有多股力量。比如学校,为了招生、为了宣传,一旦出了状元,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就算禁止炒作,即使暂时“隐姓埋名”,最终还是会大张旗鼓地告诉全社会:某状元出自我校;比如教育主管部门,自己辖区内有学校高考成绩不错,升学率很好,也是他们的政绩,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学校打擦边球;至于社会和媒体,更是“内卷”得厉害,因为自己不报道会有人报道,那么自己也只能跟上。

因为各种力量的裹挟,“高考状元”的热度一直都很难压下来,甚至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这背后还形成了非常火热的“高考状元经济”,如跟“高考状元”有关的笔记、习题等等,无论真假,都能在网络上卖出高价,乃至是天价。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呢?可以说,炒作“高考状元”与“高考状元”热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需求才有炒作,不然的话,就算你再怎么炒作,也是没用的。禁炒“高考状元”的背后,还应有更多的努力与作为。

具体来说,禁炒“高考状元”之外,还需破除社会上对“高考状元”的畸形迷恋。要做到这点,需要有配套的一些举措。一方面,需要对炒作的网站、媒体等进行严厉的处罚,以形成必要的震慑力,让这些网站、媒体知道,不能炒作“高考状元”不只是底线,更是不容触碰的红线;另一方面,也要扭转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升学政绩观,通过科学的多元评价机制让社会对“高考状元”的迷恋不断降温。只有这样,禁炒“高考状元”才能彻底从梦想照进现实,而不是年复一年重复的常识。

“高考状元”其实只是一次考试的第一名,这与他们今后的发展,以及未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等,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此前的数据统计也显示,高考状元们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社会预期。从这来说,我们的确没有必要神话“高考状元”,而应理性看待,以平常心看待,唯此,才能破除“状元迷恋”,让社会的价值观回归更加理性的轨道。

作者:龙敏飞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