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党员 百个故事 致敬党的百年华诞】刘兴彪:接过师傅的“枪”
开屏新闻2021-07-29 11:12

刘兴彪:接过师傅的“枪”1.jpg

我1995年进厂就成为有名的“值班机枪”刘贤本师傅的徒弟。跟了这样一个精益求精、不断钻研而不知疲倦的师傅,年轻贪玩的我常常埋怨不已。师傅并不生气,用几十把车刀毛坯磨我的性子,他一边指点,一边慢悠悠地说:“干技术活的人,就是要沉得下心境,耐得住寂寞,忍得了伤痛”。听懂这句话简单,但我用三年时间的艰难打磨历程才真正做到这句话,从视图制图,到金属材料知识,再到车床加工工艺,我在师傅赞许的目光中一步步成长,价值观和责任感也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一点点构建。当我逐渐把严谨的工作流程和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形成习惯,也就把“值班机枪”当作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

正当车工技术日臻完善之时,我却因为设备更新而转行开始学习电焊操作。这次的师傅夏文明是全厂闻名的“电焊第一枪”,他不争名利只钻研技术,工作之余,手捧武侠浊酒一杯,乐在其中。

电焊操作既讲究眼尖、手稳,还要耐得住高温炙烤。几天下来眼睛红肿、疼痛难忍,看出我的急躁,师傅放下手中的武侠书给我说到:“人生就像手握焊枪,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焊缝就不会饱满,就会夹渣、有气孔,结果就是废品一件。”我细细品味,豁然开朗。从此,对工作的热爱如同电焊的火花一样热烈绽放,原本弯曲如蚯蚓、起伏似丘陵的焊缝渐渐变得平直、顺滑。

2005年我的工作从加工零件转换为维修成百上千个零件组成的大设备,一切又从零开始。但我始终认为,不管多复杂的设备,要弄明白它的结构性能,“解剖”式探索是最直接的方法。我利用技术人员保养设备的机会,每天十几个小时参与,仔细观察并记录每一个零部件的名称以及拆装过程和关键点,再一次次验证记录的准确性。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维修技能,积累了丰富的设备故障判断及维修经验,一步步把自己变成行家里手。师傅们的话牢记在心里,干技术活没有捷径,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和积累,才能衍变为自己的财富。

接过师傅的“枪”,让它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突破自我、增强技能本领,把所学传授出去,这是责任,更是我追求的目标。


统筹:谭晶纯

云报全媒体记者:浦美玲 党晓培 贾云巍 整理

云报客户端通讯员:鲁洪缘摄制

责任编辑 刘自学

校对 刘权乐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