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昆明植物研究所发表新天然产物超“万”个,一大批来自植物的药品已上市
开屏新闻2021-09-15 11:21

新闻发布会(赵嘉 摄)

9月15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了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研究所还对1271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表新天然产物超“万”个,一大批来自植物的药品已上市。

分割线

建有亚洲最大野生种质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航说,云南素有“植物王国”“野生菌王国”之美誉,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战略地位特殊、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区系关键、生态系统多样、生态景观美丽、生物种类丰富等6个方面。

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目前该种质资源库是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截至2020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植物种子10601种(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数的36%)85046份,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093种24100份,动物种质资源2203种60262份,微生物菌株2280种22800份。

在标本馆体系建设上,拥有中国第二大、在国际植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总量150余万份,其中种子植物标本120万份,蕨类植物标本5万余份,苔藓标本9.9万份,大型真菌标本11.1万份,地衣标本7万份,是我国收集植物门类最全的植物标本馆。逐步形成了以我国西南地区为标本收藏中心,采集范围覆盖全国、辐射东南亚及“一带一路”等地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区域性标本馆,在我国植物分类、生物地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分割线

一大批来自植物的药品成功上市

在植物资源的发掘和可持续利用上,昆明植物研究所弄清了天麻的生活史,为天麻的人工种植成功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对三七、重楼等重要的药用植物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支撑了天然药物的研发和产业的发展。

在植物化学领域,该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天然产物活性与功能、天然产物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创新天然药物等研究,为我国植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发展和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做出贡献,逐步建设成为引领国际植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

植物的多样性带来其中多样的化学成分:实验室对201科589属1271种植物(含高等真菌等)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表新天然产物超“万”个。天麻素、宫血宁、草乌甲素、神衰果素片、鞘蕊苏口服液、昆明山海棠片、青阳参片等一大批来自植物的药品已成功上市;奥生乐赛特、芬克罗酮、灯台叶碱、复方SH、灯盏细辛酚等一批创新药物进入或已完成临床研究;生物农药除虫菊酯已经上市,靛红酮(AHO)正在开展大田试验;多个独具特色的天然分子完成临床前研究成为候选天然药物,多项新药研发成果已经转让。

观赏植物是云南丰富物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花卉品种选育和引种驯化方面开展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选育出兰花(37个)、秋海棠(27个)、含笑(7个)、山茶、杜鹃、角蒿等新品种数十个,开展了兰花、杜鹃、百合、角蒿、含笑、山茶、秋海棠等花卉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在生产栽培、种苗繁育、花期调控等产业化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30余项专利技术获得授权。

其中,兜兰、含笑和秋海棠等的新品种和技术成果已在企业示范推广和转移转化,贯通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生产示范的研发链,创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利用模式。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文 赵嘉 摄

责任编辑 猫恩泊

校对 顾庆华

编审 赵梅圭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