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开屏新闻2021-10-11 11:03

春城晚报COP15特刊第7.8版

许多年来,居住在白马雪山片区的余建华在雪山深处,追逐着滇金丝猴的踪迹;生活在星云湖畔的张四春带领团队模拟自然生态,将濒危的“伙伴”实现人工繁育;成长在百花岭深处的侯体国行走在山间小路,给观鸟爱好者当起了向导……在云南,无数人以敬畏之名、以保护之义,默默守护着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的一条条生命。云南人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生动实践,感受着绿水青山带来的回报。

守护

巡护员护猴20多年

成滇金丝猴的“老熟人”

“喔——喔,阿刮捏?”每天清晨,交错的口哨声和傈僳语的呼唤,打破了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响古箐的宁静。这是巡护员余建华和滇金丝猴的“对话”。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巡护员余建华

响古箐是人类唯一可以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的地方。20多年前,为了保护猴群,余建华成了巡护员。

保护猴子首先要找到猴子,但躲避人类是猴子的天性之一。刚开始的七八年里,滇金丝猴在树上跳,余建华在地上追着跑,一路还要清理地上的钢丝套。每天跑十几公里山路成了家常便饭。慢慢地,兴许是猴群记住了余建华的声音和面孔,见到他也不跑了。

2008年,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响古箐猴群里分离出部分家庭,让它们在低海拔地区相对固定的森林区域内活动,既可以供科研人员进行跟踪观察研究,也能向游客展示。分离出来的猴群就是响古箐现在的展示猴群,有60余只。

余建华说,展示猴群的成员大多是“老弱病残”,需要人照顾。晚上,滇金丝猴找到休息的地方后,余建华才放心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到了它们活动的地方,余建华要先巡查一遍,将潜在的危险逐一排除,再补充一些滇金丝猴爱吃的松萝、苹果等食物。

当“大个子”“九哥”“红点”“破鼻”几个家族跳上枝头,开始享受早餐时,余建华也没闲着,因为周围可能暗藏危机。老鹰是滇金丝猴的天敌之一,看见它们在天上盘旋,余建华吼上一嗓子,鹰就飞走了。

20多年来,滇金丝猴和余建华成了“老熟人”。余建华始终认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保持必要的距离是对猴群生存法则的尊重,因此他从来没有摸过滇金丝猴。

受余建华影响,儿子余忠华接过了“接力棒”。作为新生代护猴人,他在巡护员徒步到不了的地方,挂上红外相机,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山里的偷猎、砍伐行为;在海拔高的地方,种植云杉、华山松、冷杉等树木,为野外生存的滇金丝猴创造更为舒适的栖息地。

驯养

守护土著鱼类34年

让濒危物种绝处逢生

在玉溪市江川区星云湖畔,有这样一个人,34年如一日,甘愿做高原湖泊土著鱼类的守护人。他和团队将濒临灭绝的大头鲤、星云白鱼以及抚仙湖所特有的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花鲈鲤、杞麓鲤和抚仙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通过人工驯养、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让种群数量不断扩大,高原水乡的土著鱼类又重新活跃在抚仙湖和星云湖中。他叫张四春,是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江川张四春的鱼塘

张四春出生在星云湖畔的一个渔民家庭,从小便与湖泊和鱼儿结下情缘。由于生态环境改变、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的影响,江川特有的大头鲤、星云白鱼等土著鱼类逐年减少,步入濒危鱼类的行列。看着陪伴自己成长的土著鱼类逐年减少,濒临灭绝,张四春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2000年,在江川区委、区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张四春带领团队投入到土著鱼类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中。

“因为是特有的土著鱼种,人工驯养繁殖没有先例,都是全新的,要靠试验研究,慢慢摸索。”张四春说,之所以要开展保护工作,是因为天然水域已经难以见到,物种步入濒危,面临灭绝。保护之初,收集野生鱼种便遇到了困难,只要收到哪里有土著鱼的信息,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收购,即便鱼种收集困难重重、鱼种驯化成活率极低。

张四春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土著鱼种的生活方式,在土著鱼的驯养池里,模拟自然生态进行人工驯养取得了成功。为了提高孵化出苗率,他又研发了抚仙四须鲃受精卵孵化箱。张四春团队把野生土著鱼种驯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破解,并把水产提质增效的创新研究成果及时推广运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

2001年,大头鲤人工繁殖成功;2007年,星云白鱼人工繁殖成功;2009年至2017年,抚仙湖的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花鲈鲤、杞麓鲤、抚仙金线鲃等特有土著鱼类人工驯养繁殖先后成功,物种资源得到保护。

传播

丽江视频团队

带你了解高山植物

有那么一群人,穿着冲锋衣、背上大背包、戴着太阳镜,行走在人烟稀少的丽江玉龙雪山峡谷,风吹日晒。为拍到一朵正在绽放的小花,匍匐在干涸河床的鹅卵石堆里,与植物平视是他们最常见的姿势。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岚Vlog团队在野外拍摄

“为了防止蚂蟥,准备工作要做足……现在我们所在的干河坝,正好是像风铃一样、非常漂亮的桔梗科天蓝沙参盛开的季节,这也是丽江的模式物种之一。”在抖音App上,这个介绍植物的视频获赞7.4万,引起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创作视频的是岚Vlog团队(抖音ID:艾几花花神)。2019年底,团队开始创作,1个多月里,抖音粉丝超6万人,总播放量超500万次,成为丽江本地博主中一匹突起的黑马,也是自然科普领域风格独特的博主。

如何才能更好地向大家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们对中国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团队尝试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把丽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介绍给世界。适逢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科普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岚Vlog团队的3个成员都是丽江人,团队集合了专业知识及技术,以新颖的视角,潮流的呈现形式,为丽江乃至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宣传保护提供了精彩丰富的内容。

打开岚Vlog团队创作的视频,便能跟随博主脚步,寻找高山植物,大美丽江画卷徐徐展开——从玉龙雪山甘海子到干河坝、牦牛坪,再到丽江文海,除了有杜鹃、牡丹、报春花等常见花种,许多名字拗口却好看又十分珍贵的花种也被他们记录下来进行讲解,网友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为丽江丰富的高山植物物种资源而惊叹。

谈起创作如此“冷门”主题视频的初衷,团队内容策划及出镜主持艾几表示,除了风景,很多游客甚至本地人对丽江的生物多样性知道的都很少,这让她觉得惋惜。丽江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宝库,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植物标本都来自这里,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多样的丽江。

“我专门制作丽江视频,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丽江不一样的一面,让大家知道丽江并不是只有‘网红’,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东西。”团队视频、图片制作老狗和阿云说,他们从事丽江传统文化推广多年,想让世人体会多面丽江,了解丽江的这些宝藏高山植物。

鸟导

爱鸟护鸟名气大

百花岭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百花岭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芒宽镇辖区内,虽身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但整个村落就“镶嵌”在高黎贡山里,因特殊的地缘优势,成为了鸟类聚会的“天堂”。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众多爱鸟、赏鸟者的宝地。随着百花岭观鸟热的兴起,当地很多村民成为了“鸟导”。年过五旬的侯体国就是其中一名资深的代表,被众多鸟友亲切地称为“老侯”。他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成为熟悉当地地理气候、熟知每一种鸟的生活习性的“明星鸟导”。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鸟导”侯体国

侯体国今年52岁,从小就生长在百花岭茂密的山林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黎贡山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随着技术人员和护林员开展的宣传,我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侯体国说,在山中看到各种翻飞的鸟,伙伴们便喜欢用口技逗一逗鸟儿们。“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练成了只要一听声音就能分辨出是哪一种鸟的特殊本领。”

1989年,在山上放牛的侯体国遇到了一名英国的观鸟学者,由于对当地地形较为熟悉,侯体国便带着他进山观鸟。带人观鸟的经验多了以后,侯体国在爱鸟人群中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当地知名的“鸟导”。

如今,侯体国建起了3栋楼,作为“鸟导”服务之家,可供几十个人吃住。在他的带领下,同村的另外几户农户也搞起了农家乐,高峰期可同时接待200人,生意红火。每天夜晚,侯体国的大女儿和大女婿都忙着为鸟友调度和安排次日的拍摄点。侯体国的大女婿叶雪林说,“鸟导”服务之家不仅负责接待鸟友,给他们推荐拍摄鸟的地点,还负责整理和上传鸟资料到相关网站。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百花岭一景

百花岭村村主任董建强介绍,百花岭是一个行政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其中,旱龙、百花岭、芒岗、古兴和鱼塘5个村社开展了与观鸟拍鸟相关的业务。“以旱龙寨为例,全村50户人家,开设了40多个鸟塘,没有开设鸟塘的农家也发展了‘鸟导’、接送摄友、农家乐饭馆和民居旅社等业务,全村大部分人员都参与其中。做得好的业务,每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董建强说,目前,旱龙已开设了7家农家乐、7家民居旅社,床位有167个,基本能满足摄友的需求。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鸟导”侯体国(左一)带领鸟友野外观鸟

如今,侯体国每天除了忙着当“鸟导”外,闲暇时还会带孙子进山观鸟。“等我干不动了,我的孙子辈就会接着干,我经常和他们说,要永远当一个爱鸟护鸟的人。”他说。

甜头

普达措国家公园落茸村

村民自费增设护林员岗位

属都湖和碧塔海是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普达措国家公园的2个著名景点。在国家公园建立之前,2个景点独立运营。生活在附近的村民通过马队、烧烤、出租防寒服装、拍照等旅游服务经营项目,尝到了旅游业的甜头。由于景点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带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为了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2006年,迪庆州整合了2个景点,建立普达措国家公园。同时,周边社区居民先后退出公园内的经营活动。

【和谐共处】呵护生灵 赢得回报

▲落茸村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委会的落茸村民小组,坐落在普达措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这个传统的藏族村落一共居住着33户人家。居民退出经营后,公园通过退出补偿、旅游反哺等形式支持社区发展。截至2020年,落茸村每户人家可以拿到1.9万元旅游反哺资金。“此外,村民们有的还通过畜牧养殖、松茸采摘、做护林员和环卫工获得固定收入。”落茸村护林员扎拉说,目前,村里一共有7个护林员岗位,每人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2000元。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发展科科长和堂介绍,为了让普达措国家公园发展与社区发展相协调,管理局对周边退出公园内经营活动的居民和社区,实施了旅游补偿、资金反哺、提供就业机会、强化社区内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项目。“除了护林员外,公园每年还给落茸村14个环卫工人的用工名额。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周边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在保护中发展的好处。现在村民每年还自发增设了2个护林员岗位,工资由全村33户人家共同来凑。”和堂说。

扎拉说,现在落茸村村民的保护意识都特别强,“只能捡干柴不能捡湿柴”这样的规定被写入村规民约。同时,在过去10年里,村里33户人家没有一户新建房屋,都是在老屋的基础上翻修。“翻修用的木材都是从外面购买,没有人去林里采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孙琴霞 李春丽 木晓雯 崔敏 摄影报道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