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她卸下“戎装”又轻装奔赴“新岗位”
开屏新闻2021-12-21 14:36

“1988年7月我到普文农场子弟学校参加工作,先后教过历史、地理等学科;2004年10月我到二监区担任内勤,上班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入监登记;2005年12月,我到五监区负责出监教育;2008年12月到教育改造科做服刑指导和内勤工作,在教育改造科一干就是13年......”回忆起过往的工作经历,吴老师如数家珍,每一个时间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吴绍新,女,云南省西双版纳监狱教育改造科四级高级警长,1966年生,再过几天她就要在热爱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了,无论是作为农场子弟学校的人民教师,还是作为西双版纳监狱的监狱警察,从22岁花样年华到年逾半百,大半辈子的时光她都奉献给了“教化育人”的事业,“吴老师”也自然成了大家对她最尊敬、最亲切的称谓。

1.jpg2008年12月吴老师调入教育改造科,先后负责服刑指导和科室内勤工作。在负责罪犯服刑指导工作期间,吴老师的耐心和细致教育感化了许多罪犯。某次谈话时,一名罪犯言语支支吾吾,似乎欲言又止,吴老师敏锐的察觉到该犯的异常,在她的劝导下,该犯说出了自己发现的一个重大犯情信息,吴老师及时向监区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导汇报,经监区侦查及时制止了一起狱内预谋脱逃案。
吴老师也因为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被评为当年“监狱个别教育能手”,成为了极少数在男犯监狱能够获此殊荣的女警。回忆起这段经历,吴老师至今仍然倍感自豪。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获得过多少表彰奖励。但吴老师似乎只对这一项表彰格外看重,这也生动诠释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始终把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要务的责任担当,把“改造宗旨”刻在了心底的无私信仰。

2.jpg在教育改造科工作的13年时间里,“细心、负责”是领导和同事们对她的一致评价,13年的时间她先后共事了6任科室主要领导,是目前科室里最资深的“老前辈”。成为了十几年来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跨越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临近退休,科室领导关心她,允许她在交接清楚工作后,可以请公休回家休息,但她坚持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总说“年底了,你们年轻人那么忙,我得帮大家分担点,能做多少做多少”。“收发文件、管理物资、考勤、报账......”这些年来吴老师总是在背后默默无闻、有条不紊的做好科室内勤保障工作,从不显山露水,谦逊低调的干事风格一如其人。
今年7月监狱举办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吴老师受邀和几个年轻同志一起表演一个朗诵节目,朗诵内容是关于监狱改革发展的历史,吴老师特别认真,每天下班回家熟悉稿件,主动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和纠正发音,一字一句的练习,节目正式上演当天,表演的非常成功。那一天,舞台上的吴老师仿佛伴着激昂的音乐,从监狱发展的历史中走来,脚步蹒跚,又稳重坚定;两鬓斑白,但初心不改。三尺讲台她站了几十年,但那一次是她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央。

3.jpg当退休真正到来的时候,有的人会因为从忙碌的工作中突然“解放”出来而陷入找不到自我价值的迷茫和焦虑当中。而吴老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退休之际她已经有意识的为自己设计好了“新的身份”、“新的岗位”,等待卸下“戎装”,又轻装“上岗”。吴老师的爱人同样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如今依然在一线岗位奋斗奉献。

4.jpg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原因,夫妻两一直觉得对家庭、对家人有太多的遗憾和亏欠。吴老师说:“退休之后,没有了职业的负担,但并不意味着工作的落幕,要花更多时间、心思、精力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突破和革新。”吴老师所说的“新岗位”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称职的妻子,一个不会缺席的母亲.....”退休之后,她终于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完成那些想要完成而未完成的梦想,重启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通讯员 伍开荣 摄影报道
责编 柏立诚
编审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