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2022-01-19 09:43

深冬的临沧市临翔区小道河林场,一朵朵三七花儿随风摇曳。一阵阵掌声不时传来,打破了林场的宁静。1月17日上午,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课。村民们拿着种植的三七花给朱有勇院士察看,让朱院士看一看,这份“答卷”算不算合格。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现场参加培训的村民,刚刚从影院看完电影《农民院士》,还陶醉在电影的情节中,被电影中塑造的“农民院士”事迹所感动。现场听过朱有勇院士的现场授课后,大家对两位“农民院士”都赞不绝口。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在这场简朴而又不简单的农民培训班课堂上,朱院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一些趣事。“以前我们做培训的时候,讲的话群众是听不懂的,后来我就学了几句拉祜族语,老百姓觉得这个院士是真正想帮我们致富,才开始逐渐信任我。”“每天早上我要跑步,我出去跑步回来门上就挂着吃的东西。有时候是鸡蛋,有的时候是玉米,有的时候是红薯,就是谁送的,我都不知道。”虽然大家从电影里也能看到很多像这样的小细节,但是从朱院士口里讲出来,更能深深感受到朱院士对土地与农民那种难以割舍的眷恋和热爱。

让村民们惊喜连连的是,电影《农民院士》朱有勇的扮演者于荣光也来到培训课现场上,两位“农民院士”同框,一下子让整个培训课气氛活跃起来。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于荣光老师是一个硬汉的形象,我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被他演绎得像一个硬汉。”“朱院士用科技的手段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回到农村,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不是硬汉是什么?就是硬汉。他比我硬,为硬汉鼓掌。”围绕着“硬汉”这个话题,两位“农民院士”的对话引来更热烈的掌声。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在谈到于荣光演得像不像时,朱院士笑了笑说,“他演的是我,也不是“我”,是千千万万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奋战在一线的每一个人。”

“今天我们看了《农民院士》之后,才晓得,朱院士你是一个相当有名气的人,相当了不起!”来自临翔区博尚镇的拉祜族群众罗平忠给朱院士递上一杯用自家三七花泡的热水。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罗平忠和朱院士之间的友情还得从2020年说起,那年9月份,朱院士带着他和团队来到小道河林区,启动200亩林下有机三七示范种植基地建设。罗平忠就是那时开始试种植林下三七的,在朱院士手把手的示范下,他家种植的2亩三七如今已经开出了三七花,并初见效益。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喝了罗平忠亲手泡的三七花水,朱院士竖起了大拇指。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罗平忠高兴得合不拢嘴。为了更直观的回答好三七种植、管护的一些问题,朱院士又走到旁边的一块地里,从土里拔出了一棵三七,手把手地向当地的群众讲解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认真观察,这个根非常发达,根就是植物的嘴巴,就是说它的嘴大,它要吸收养分。”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因为有你们团队的指导,技术方面、防病害方面,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种不好”看到乡亲们信心满满,朱院士高兴的说,“ 我们到这里来,在这里要么不干,一干就至少干20年,把这些山头都种成有机的中药材,我们一开始种三七,三七收了以后种黄精,黄精种了以后再回来种三七。我们做成一个大的产业,就是林下有机中药材种植。”

“希望你们在我们临翔区多待几年,带我们走上富裕之路。”夕阳西下,培训快结束了,村民们挥手向朱院士一行表达感激和不舍之情。

农户田间地头“应考” 院士手把手“阅卷”

临翔区小道河林场是“云南省林下有机三七种植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预计到2025年,临翔区将建成2万亩示范区和1000亩育苗基地,实现种植产值40亿元以上,让1万多户农民受益,开启乡村振兴“绿色之梦”的“幸福密码”。


来源: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吴成光 赵淑萍 李斯琰  彭文昌  李源)

责任编辑 罗宗伟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