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开问|乡村振兴如何发力?乡村如何留住人才?代表委员想办法找对策探路径
开屏新闻2022-01-23 09:15

2022云南两会LOGO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发展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农村电商等县域富民产业,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实施农房抗震改造8万户以上,提升32.5万群众供水保障水平。

●高标准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因地制宜建设16个示范乡镇、200个精品示范村和1500个美丽村庄。

乡村振兴是个热词,被写入10件惠民实事。乡村如何留住人才?乡村振兴该怎么发力?政协委员从各领域为乡村振兴想办法、找对策,人大代表口中的各地缩影或将能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的路径。

分割线中.png

想办法

强化品牌培育力度

今年“两会”,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提交的《关于用好地理标志“金钥匙”,打开我省乡村振兴新征程的提案》中说,地理标志是农产品产地、品质和声誉的象征,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和富农效应,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农村地区致富的“金钥匙”。

提案建议,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台《云南省地理标志保护条例》,在立法层面,形成系统、全面、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构建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和保护监管的法治基础,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服务外贸、促进投资、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要强化品牌培育力度,持续推动品牌发展。要通过政策机制引导,突出各地区区域特色,提升农产品生产者地理标志用标意识以及品牌意识,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试验点、示范点、示范区等。此外,要用好宣传推广方式和平台,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后期使用、品牌发展、市场运营阶段的专项经费投入。

分割线中.png

找对策

必须从教育入手

如何结合云南实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给出对策时,两位省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答案:“要靠教育。”

省政协常委、澳门万润利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云在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时,就是一手抓产业、一手助教育。她开发茶山,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在昌宁、东川、墨江等地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了鼓励年轻人读书,她设立奖学金,激励他们读高中、考大学。

“不返贫的底线就是贫困户有知识,自己想过好日子。”石云认为,乡村振兴必须从教育入手,建议各级政府重视各级学校的建设,让乡村孩子们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

省政协委员,大理佳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赵中柱说,乡村振兴必须抓教育,而且要从小学开始抓起。2021年,大理佳利集团捐资827万元建设祥云县实验小学,并为学校配备特色教育设施设备,选聘名誉校长、特色化专业教师等。赵中柱认为,孩子对未来的向往将转化为家乡发展的动力。

两位委员都提出,教育应当全方位衔接乡村振兴需求,发挥好服务支撑功能。只有做好“人才衔接”的赋能文章,才能着力提升乡村振兴的能力。

分割线中.png

探路径

特色农业+乡村旅游

八宝乡村振兴示范园、耿马县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鲁甸正全力推进“一县一业”花椒示范县创建……敢做、敢闯,“好思路、优对策”就会将一个个念头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富裕乡村、美丽云南,已经探索出一个又一个的实施路径。

从2007年开始,省政协委员、丽江正龙集团董事长杨四龙多了一个身份:塔城洛固村(2011年更名为十八寨沟村)的“当家人”。15年里,他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洛固山猪、洛南鸡、洛北羊和洛西蜜4大产业。同时,依靠丽江拉市海,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杨四龙建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重视产业布局,走出一条具有我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模式,是村民最容易操作、见效最快的方式。”他说,农业产业保底,旅游业提升效益,“农旅结合”就是一条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各地都可以因地制宜,探索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省人大代表、文山州广南县委书记普建勇认为,打造一个以农业为根、以田园风光为韵、以农耕文化为魂,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多产融合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园,能让广南的农村风光真正体现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以建设城市综合体的理念来建设田园综合体,广南将以保护现有的山水田林草为前提,不大拆、大建,在山水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增绿、增美,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推进。

在普建勇看来,乡村振兴示范园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还能带动运输、包装、贮藏、加工、饮食和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分割线中.png

乡村振兴要靠人才

“参加‘两会’,是带着憧憬,更是带着‘任务’来的。”省人大代表,临沧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南桂香所说的“任务”,就是关注乡村振兴与创新发展如何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发挥作用。

“耿马县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靠科技助力、靠技术帮忙。”南桂香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除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外,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人才。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南桂香建议,要加大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在技术、科技的“武装”下,让他们成为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的“新型农民”。

省人大代表、曲靖市富源县人大社会建设和民族宗教外事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段亭汀同样认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各地要将人才引进与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将乡村人才支援作为对接帮扶的重要方式,探索建立“智慧乡村人才超市”,为城乡人才资源流动建好平台,让各种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去建功立业,这是实现乡村振兴最有效的路径。

“村庄建设要告别千村一面,乡村振兴要有个性化。”段亭汀提出,“个性化”就是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注重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融合,突出乡村特点,体现乡村差异性。

分割线中.png

代表声音

省人大代表、丽江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和万松:

建设“2+6”乡村振兴示范区

省人大代表、丽江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和万松说,丽江市聚焦“建设云南乡村振兴示范区”定位和要求,保持力量、力度、投入、措施不减,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良好。

目前,丽江市“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167个。接下来,丽江要将帮扶政策、力量、资源等向重点县倾斜。同时,按照《丽江市乡村振兴示范区“2+6”试点建设十八条保障措施》中的规定,确定2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组),采取全域规划、连片建设的方式,打造成农旅结合、文旅融合、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组织振兴、群众普惠等多位一体的示范区。

省人大代表、鲁甸县委书记马洪旗:

全力推进花椒示范县创建

“2021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第一年,鲁甸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省人大代表、鲁甸县委书记马洪旗说,鲁甸易地搬迁任务重,其中,在卯家湾4万人的安置区,通过努力培育、发展产业,让易迁群众安居乐业,鲁甸实现了不返流、不返贫。同时,去年推出1个示范乡、9个示范村、57个示范自然村,通过示范引领推进全县的乡村振兴。

马洪旗说,鲁甸要以治“乱”为突破口,全方位规范乡村治理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落脚点。目前,鲁甸正全力推进“一县一业”花椒示范县创建,加快推进生猪、肉牛养殖“十百千万”工程。


开屏新闻记者 闵楠 杨茜 曹婕 赵丹青 张勇

责编 徐红

校对 郭毅

编审 张明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