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吧 | 保山粑粑:清明时节的乡愁味道
开屏新闻2022-04-02 16:24

云吧logo

清明暮春里,蚕豆正收时。每到这个季节,保山人总会拿蚕豆做出一道道美食,用春天独有的美味唤醒味蕾,唤醒乡愁。

分割线

昌宁

豆米粑粑

在保山市昌宁县耈街乡,清明前后,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一道美食——豆米粑粑,这不仅是一道清明上坟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传统美食,还包裹着家人浓厚的亲情联系和对家乡最深的呼唤与思念,香气里洋溢着一抹浓浓的乡愁。

昌宁:豆米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清明时期的耈街,漫山遍野的春花竞相绽放,一片片绿意盎然的青蚕豆等待人来采摘。这时候的青蚕豆甜嫩多汁,做出来的豆米粑粑清香甜糯,美味可口。许多人都会摘一篮豆荚,美美地做一顿豆米粑粑,把一年的馋都解了。

昌宁:豆米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让人垂涎欲滴的豆米粑粑,做起来可是很费工夫,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得先把蚕豆剥皮后挤出豆米,清洗干净上锅蒸软,捣碎成泥状,待冷却加入适量白砂糖,搅拌均匀变成粑粑馅。取适量糯米粉和成面团,揪出小面团,捏成圆形,放入备好的馅料,对折包好,捏成“荷包”状,放入热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里甜香,满满的油香、豆香、糯米香……

昌宁:豆米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昌宁:豆米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豆米粑粑,对每一位耈街人都有着不可阻挡的吸引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吸引力,让豆米粑粑这种民间传统美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口家乡的淳朴滋味也逐渐演化成了耈街的一道春天的时令小吃,带着春意,流着思念,卷着乡愁。

许多耈街人都会说,不论走多远,不论走到哪,只要一看见青蚕豆,总会想起清明时节一个个刚出锅的豆米粑粑。

昌宁:豆米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分割线

施甸

团子粑粑

和昌宁的耇街一样,保山市施甸县在清明节也有用蚕豆做粑粑的传统习俗。只不过一个是甜味、一个是咸味,一个用油煎炸、一个用蒸笼蒸。施甸的团子粑粑是用糯米面塑“皮”,茴香、蚕豆、腊肉、鸡蛋炒熟为馅,皮包馅揉成团蒸熟,软糯、清香的味道入口后是幸福的滋味。

施甸:团子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三月末的春天,小河边、篱笆旁、地坎上的茴香抽出了嫩芽,远远地就能闻到一缕缕清香;田野上的蚕豆也进入了成熟期,绿色的叶子间一包包蚕豆饱满透亮。

剥去蚕豆绿色的外壳,取出米白色、拇指大小的豆子。轻轻掐去豆子顶部嫩黄的“小月牙”,在拇指和食指间一戳,鲜嫩的豆米儿便脱离了豆皮。将豆米儿切丁,腊肉、茴香切细,先炒熟腊肉,再放入豆米儿、茴香,快速翻炒一分钟左右起锅。

施甸:团子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糯米面和水揉成团,用拇指压一个“窝”,接着拇指在内,食指在外,顺时针方向捏塑成碗形,放入菜馅后,将面皮捏拢封口,接着两只手配合,让包好馅的面团在手掌心间沿着顺时针方向滚动,直至又圆又滑才放入甄子。

施甸:团子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用大火蒸20分钟左右,团子粑粑就熟了。打开甄盖,糯米的清香,腊肉、鸡蛋的醇香,茴香、蚕豆的鲜香扑鼻而来,在烟雾氤氲中,雪白的团子粑粑透着淡淡的油亮。

施甸:团子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轻轻夹一个团子,咬一口,酝酿已久的香味喷薄而出,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满是香甜,细细品味,温暖和幸福的滋味涌上心头。

施甸:团子粑粑(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

作为祭祀用的主要食物,圆圆的团子粑粑不仅是姚关人味蕾上的乡愁情节,还寄托着家人对团圆、幸福和美满的希冀。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施宁艳 杨丽娟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袁熙

校对 郭毅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