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劳动者|走近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
开屏新闻2022-04-24 16:52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开屏新闻记者深入基层,关注城市建设中基层普通劳动者群体,聚焦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辛勤劳作,感受他们身上芬芳的劳动者之美。


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上,在城市建设的钢筋瓦砾之间,有这样一群建筑农民工,其中不乏许多的“女汉子”。她们面朝工地背朝天,不施粉黛,不惧艰辛,成为了工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八建设公司(云南)昆明万科南榭河畔项目建筑工地,近距离感受这些普通劳动者之美。

走进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

分割线

成为“女汉子”并非她们所想

今年46岁的俞晓阳是浙江人,2020年孩子考上大学后,家庭开支越来越大,于是一咬牙,便跟随丈夫来到了建筑工地。丈夫是砖墙工,俞晓阳主要的工作是拌沙灰、递砖头,给丈夫打下手。

俞晓阳说,第一天进入建筑工地,还没有干上半天的活,就累得腰酸背疼。因为她们的工种属于“包干制”,干得多拿得多。因为影响进度,还经常被丈夫数落说“这不行,那不行”,为此夫妻两人还时常争吵。

“都说我们是女汉子,其实都是逼出来的。”俞晓阳说,起初确实想过不干了,但是想想每个月不小的家庭开支,看着工地上那么多的女工,于是一咬牙就坚持了下来。如今在这个项目工地上一干就是2年多,平均每天能挣到300多元。

“如果是技术工,挣得就更多了。”俞晓阳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墙面抹沙灰的一名女子。她叫韦启会,来自四川泸州,算是同行里面成为最为能干的“女汉子”了。49岁的她,显得很是精干。

走进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

韦启会一边干活,一边和记者攀谈起来。韦启会说,其实她们也不愿意当什么“女汉子”,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讨生活也是别无选择。韦启会家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正在老家读高三,今年就要考大学了,小的正在读初一,都是正急需用钱的时候。建筑工地上,普通工与技术工的待遇相差很大,为了能够挣更多的钱补贴家用,韦启会就跟老乡学习了抹灰、刮墙等技术活。

“我们没有家的概念,工地在哪我们就在哪。”韦启会说,她跟随丈夫来昆明已经4个年头了,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但是每个月能够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除去房租吃饭等日常开销,还能存下一些钱,想想也是开心的。

分割线

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糊口

在大众的印象里,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向来是以男性为主要力量。但实际上,塔吊驾驶员、塔吊信号工、架子工、钢筋工、抹灰工……工地里几乎所有的工种都能看见女性身影。项目安全总监赵国彬说,这么多年来,干了不少工程,天天与人打交道,最为佩服的还是建筑工地上的这些“女汉子”。

赵晓龙管理的项目工地上,高峰期最多时工人每天达到20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的是女性。这些“女汉子”中,主要来自四川、广西、云南等地。云南本地的工人,主要来自曲靖、昭通等地。除了特殊工种外,基本都有女性参加。

走进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

今年35岁的石宝琴,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家在农村,家庭生活压力大,结婚后就和丈夫一起进入了建筑行业,一干就是七八个年头。因为工地上的风吹日晒,石宝琴的皮肤显得黝黑,但是说起话来非常的自信和乐观。

石宝琴现在和丈夫属于普通工,因为没有手艺和技术,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务工作,工资相对低一些,但加起来平均每个月都有八九千元,留下生活费之外,每个月都要转一些钱去给在老家带孩子的父母。

据统计,全国现今拥有3800多万的建筑工人队伍,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目前全国女性建筑工人已占10.18%。

在建筑工地上,流传着一句鲜为人知的话“男工当铁用,女工当男人用”。搬钢筋、卸水泥、拉木板……她们已经习惯了让很多人“瞠目结舌”的工作量。

分割线

盖楼的人也渴望有自己的房子

这些建筑农民工,在繁华的都市求生存,见证了城市的变化发展,为城市建造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然而他们却始终和都市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物质消费到活动范围,他们都远远没有走进现代都市生活的本质与核心。

来自宣威的王晓慧,算是工地上较为年轻的“女汉子”了。今年25岁的她,最初是在项目工地上帮人煮饭,后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王晓慧在宣威老家有自己的小平房,也许在城市待久了,亲手参与建盖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对城市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王晓慧与丈夫商量,好好努力干几年,攒点钱首付在昆明买个两居室的房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走进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

“盖楼的人,也渴望有自己的房子。”赵晓龙说,其实像王晓慧这样渴望的人,还真不在少数,每建一个项目,都有一些工友干上两年后,还在项目上买了房安了家。

在与王晓慧攀谈中,一说到在昆明买房子,丈夫气呼呼地跑过来,当着记者的面就数落了妻子一回。原来,前几天他们一起去城郊看了一个楼盘的房子,丈夫感觉环境不错,很是喜欢。但是妻子却十分不满,说太远了不方便,还为此吵了一架。

建筑工人,从农村里来,为谋生、为养家糊口,也在努力改变一种自我认知,寻求一种身份认同,梦想融入城市生活。赵晓龙说,这些建筑工地上的“夫妻档”,工作几年后在昆明买房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分割线

干活是“铁人”,回家是母亲

挽起长发,隐去温柔,戴上橡胶手套和安全头盔,她们摇身一变,成了建筑工地上的女工人。体力虽比不上男性,但身背家庭重任,她们还是把自己慢慢“炼”成了一个“铁人”。

“我们建筑女工,并不比男人差。”俞晓阳一边和记者攀谈,一边把一袋袋水泥搬起来,倒进搅拌机,然后熟练地操作起来。到了吃饭时间,韦启会依然挥舞着抹泥刀干活,丈夫叫她赶紧吃饭,她说把这一面墙弄完再吃,一停下来累得又不想动了。因为她们干的是包工活,把工作尽快完成也好早点下班,早点回家休息。

走进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

石宝琴和丈夫在外面吃了10元的快餐后,休息间隙拿起手机与孩子进行视频对话,看着4岁的孩子正在玩耍的镜头,显得很开心,忘记了工作的劳累。像石宝琴一样的“女汉子”,在建筑工地上显露出来的好似一个“铁人”,其实一回到家里,怀抱孩子,母亲的温柔又是一番景象。

张晓娜的两个孩子都在昆明上学,一个读初一,一个上小学三年级。每天上班之前,都是她们先把孩子送进学校后,然后再来工地上班。下班回家,支起小小的折叠饭桌,摆上从外面买的几个小菜,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此时的张晓娜已经忘记了白天工作的辛苦,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中。

分割线

【记者手记】

致敬!我的农民工兄弟姐妹

城市与乡村,墙内与墙外。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群体,特别是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已然成为城市建设大军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

工地不会因为你是女人的身份就降低要求,同样需要与机械为伍,呼吸着工地的尘土,无论是推灰浆车,还是抬钢筋,都要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上有老下有小。”这是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语。家庭的责任,支撑着她们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

走进昆明建筑工地上的“女汉子”(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

扛模板、做钢筋、打扫卫生……更有甚者,如同韦启会一样,同男人一样站在脚手架上挥舞灰刀,一块砖、一块砖地砌着希望。她们是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宝贝女儿,但一想到家里还有需要自己赡养的父母,上学的儿女,她们的选择只有默默地坚持,守着希望。

其实,她们每一个都是很普通的女人,都长着一副沧桑和普通的脸。就如她们所说的,工地工作虽然累了点,但只要能够替家里分担一些就已经很知足了。只言片语,透出的是一种满满的自信。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只能由衷地道一声:辛苦了,我的建筑农民工兄弟姐妹们!


统筹 李荣 熊波

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猫恩泊

校对 朱咏梅 易科彦

编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