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开屏新闻2022-04-28 14:48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开屏新闻记者深入基层,关注城市建设中基层普通劳动者群体,聚焦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辛勤劳作,感受他们身上芬芳的劳动者之美。


香格里拉海拔高、地势险、群山蕴宝、众水流金,硕多岗河从虎跳峡注入咆哮的金沙江。在这里,有一群坚守在高山峡谷里的水电人,他们远离城市,保障能源供应,常年守护着他们心中的“日月”,为雪域高原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走进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基地,感受这群雪域高原汉子不一样的“水电人生”。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分割线a

考验水电人的是孤独和寂寞

雪域高原的太阳,照在硕多岗河面上,泛着点点波光。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地处迪庆硕多岗河流域,总装机容量268.3MW,运营着吉沙水电站、冲江河水电站、冲江河扩容水电站、螺丝湾水电站、小中甸电站五个电站、12台发电机组和一个具有年调节能力的龙头水库——小中甸水库。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说起话来和声细语,这就是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安给记者最初留下的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说这话的时候,袁国安一脸的文艺。

搞水电苦,在硕多岗河搞水电更苦。这里不仅人烟稀少,而且几乎与世隔绝,相比洪水来临时的“险”,更加考验人的是孤独和寂寞。在高原地区从事水电工作业,除了要克服缺氧带来的人工降效外,还要克服高山峡谷等恶劣工作环境。“在这里,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独处。”袁国安说,19年来,正是一群年轻的水电人在这里战胜孤独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坚守”的意义。

他们每天的“活动”范围大多在施工一线,只要有水有电的地方,只要需水用电的地方,总能看到水电站人的身影。在隧洞里抢修路灯、在山岩边架设巡线、在大坝上安装变压器、在系统里扩容改装设备、在基坑里排水抢修、在营地巡检维修保养……面对这些“苦差事”他们却无人叫苦,选择的是默默坚守。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分割线a

背着氧气瓶争分夺秒干工程

硕多岗流域全长153.32公里,水能蕴藏量35.2万千瓦,是金沙江支流中较早开展水电开发的流域。应运而生的小中甸,因迪庆州最大的水利工程、云南省首个政企合作项目定位受到了藏区社会期待,也因项目位于高原高寒区域,建设难度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在海拔3200米的地方建工程,高原、高寒……严酷的建设环境中,建设者们万众一心,克服重重考验,以吃苦耐劳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展现了创业担当,确保了小中甸项目如期推进。

曾参与小中甸建设的原工程部主任汪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深有感触:“那时候,大家都很拼。同事们背着氧气瓶干工程。晕倒了,醒过来,继续回到岗位上,争分夺秒推动项目建设。”

获各方齐心支持的小中甸项目,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高海拔地区勘测设计、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等所有前期工作和全部流程审批,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随后,项目克服高原有效施工时间短、气候温差大、建设环境交叉等不利因素,仅用20个月工期,于2014年建成投产,并以导流洞下闸“滴水不漏”、大温差环境下大坝浇筑无裂缝等多项突出建设指标,获评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创造了集团在同类型水电项目建设的纪录。

从2003年起,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公司深度融入地区发展,通过硕多岗水电开发运营,如今已深耕藏地19个年头。小中甸项目建成投运后,香格里拉公司在硕多岗流域装机达到了268.3兆瓦,一跃成为迪庆州位列前五的能源强企。提起这些,袁国安感叹不已。

分割线a

把雪域高原当作了第二故乡

早晨8点,前一天下过雨的香格里拉公司冲江河电站,空气清新,碧空如洗,预示着会是个好天气。汪红星站在门口挥挥手,一对龙凤胎姐弟和爸爸依依惜别。汪红星是香格里拉公司的藏族员工,还是经济运行部发电管理组组长。

由于水电机组分散、人员稀少,大部分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都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即使法定假日也要完全服从不定时工作制,在岗员工庆祝节日的方式,也仅仅是一起吃顿团圆饭的仪式感。

“岗位可以平凡,人生不能平庸。无论哪一行,做到极致总会出彩。”国能迪庆香格里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安说,香格里拉公司现有员工140多人,少数民族占比50%以上。在这里,11个民族的员工不分彼此,一起喝着酥油茶,跳着篝火舞,在高山峡谷中并肩作战。

37岁的经济运行部(集控中心)主任张洪亮,是个能说会道的东北小伙,在香格里拉公司遇见了他的纳西族姑娘,这里也是他的第二故乡。每月的休假,他都要开车回迪庆和妻子会合,再坐车去丽江,乘动车回昆明陪伴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张洪亮说,香格里拉公司像他这样落户在云南的外乡人很多,每个假期有一半时间奔波在路上,但在这里时间越长就越爱上这里善良淳朴的人,离不开热爱的工作,香格里拉对于他来说,已胜似故乡。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干工作要有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的积极心态,对待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终保持尽心尽力、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这是袁国安经常提到的,在他的字典里,更多的是励精图治、忠于职守。

分割线a

在实践中成长然后独当一面

吉沙水电站,1号机组水机层水导处狭小的空间里,生产管理部机械组的付友国同3名同事一起,正在对水导瓦进行间隙调整。

“刚参加工作时,师傅告诉我,当好一名检修工,至少要3年时间。”曾经获得2020年度集团公司劳模的付友国,毕业于焊接专业,由于水电站人手紧缺,遇到棘手的工作,所有工种都得干。

“经历过一次A修、一次B修,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把电站各工种的工作干遍了。”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付友国,拿到了车工证、焊工证、电工证、压力容器操作证、水轮发电机检修三级资质,已经成长为机械组负责人,可以独当一面。

2013年,香格里拉公司提出“自主检修”新主张,立足设备和人员实际,强力推动检修工种专业建设,强化复合型员工培养,通过每年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12台机组逐步实现从小规模C级检修向大规模、高级别自主检修升级,每台机组每年可节约最高15-20万元外委检修支出。

公司还探索出了检修队伍“共享模式”:5个电站分别拥有自己的检修队伍,遇到A级、B级检修或者难啃的“硬骨头”时,就把人手集中起来,互相支援。这样既解决了人手少的问题,还为企业培养出了一大批像付友国这样的“多面手”检修人才。

分割线a

每年的汛期都考验着水电人

听水轮发电机发出的轰鸣声,看出水口奔涌的浪花……每年的汛期,都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每一滴水都关系着企业效益,忧的是不期而至的洪水,每年都考验着水电人。

2017年7月21日,香格里拉公司遭遇了最严重的一次洪水和泥石流灾害。磨坊沟上游突降局部暴雨,磨坊沟区间流量每秒陡增到40倍,泥石流堵塞了河道,洪水如下山猛兽翻越近两米多高的挡墙进入冲江河一期电站和生活区,升压站被淹埋、厂房进水,生活区进水,车辆被淹,水、电、通讯、网络中断……

天灾无情,恶劣的环境反倒激发出员工自救的斗志,大家团结一致,奋起自救抗洪。灾害发生39小时后,公司解除了灾害应急状态,仅用15天时间,全面恢复生产。

2018年9月,硕多岗河流域遭受了2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河床提高、尾水倒灌,导致吉沙电站2台冲击式机组水导瓦受损坏。“当时,进场公路冲毁,20多天的时间,我们困在电站里边抗洪边抢修,靠着站里充盈的储备物资撑了下来。”付友国说道,“汛期每一滴水都是效益,为了尽快恢复机组运行、抢发电量,预计需要一个月完成的抢修恢复的工作,我们仅用20天就完成抢修恢复运行。”从付友国的讲述中,仿佛看到了站外洪水滔滔,站内热火朝天的一幅抢修画面。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分割线a

两次下雨打滑车轮都开出悬崖

沿着冲江河电站对面陡峭的山路蜿蜒而上,念渣洛村的蔬菜大棚里种植了茄子、辣椒、西红柿、芫荽、空心菜、菠菜、土豆等蔬菜,这里是香格里拉公司职工食堂的蔬菜供应点。

虎跳峡镇金星村共有13个自然村,念渣洛村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山势险峻,边坡地种粮亩产较低,村民主要以从事采集、放牧等自然经济为主,收入很低。2015年,香格里拉公司承担起帮助这里97户贫困户脱贫的任务,每年派驻两名驻村干部驻村帮扶。

对于蜂正明来说,驻村期间最难的不是带着村民寻找致富出路,也不是解决致贫根源,而是一遇到下雨,山路难行,甚至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脱贫普查时,一天时间都走不到虎跳峡。遇到过两次下雨车轮打滑,前轮都开出悬崖了,好在真的是有惊无险。”蜂正明说这话的时候,还在心有余悸。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坚守了5年。

驻村期间,蜂正明发挥特长,协助村里开展道路勘测、工程管理工作,共完成标准化农村道路改造、硬化54公里,提高了道路等级,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他还对照义务教育“二十条底线”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控辍保学,帮助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为大中专及以上学生27人(其中贫困户16人)争取到了13.5万元教育补助金,整体提升了教育发展水平。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分割线a

继承衣钵30多年如一日

郑少南,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四哥,冲江河电站检修班一名普通的机械检修工,一位“特殊”又不“特殊”的检修人。佩戴着助听器的郑师傅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他有点腼腆,但是爱笑,不太爱说话的他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干净利索。

郑师傅18岁参加工作,他继承父亲衣钵,从繁华都市来到偏远山沟,30多年如一日,把自己全部青春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水电事业,干活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

他所在的冲江河电站,有5台水轮机组,是公司电站中水轮机组最多的一个电站。而在这里,检修班最多的时候也就三四个人,面对30多年的老旧水电机组,每到检修周期,冲江河电站就是检修任务最繁重的一个。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也许是因为受到父亲熏陶,郑师傅一直对机械设备有一种莫名的痴迷,对工作有一份纯真的执着和热爱。有时候会因为一个轴承零件的尺寸,郑师傅会在检修车间泡上一天,他会动手试验、反复实践,干一天不行就再接着干一天,就是这种别人眼里的“蠢”劲,让他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学徒工人,蜕变成公司里的检修“大咖”,熟练掌握着钳工、焊工、车工等技术。

今年3月,冲江河A修拉开大幕,检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郑师傅和身边检修弟兄一起,抡大锤、拧螺丝、拉倒链……他拖着沉重的大锤上上下下,一天少则拧上百颗螺丝,就这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汗水常常浸透工作服。

特别是在下导轴承拆卸的工程中,那里空间相对狭小、管路错综复杂、空气不流通,时间一长就闷热难耐,一般人根本待不住。郑师傅总会带头第一个进入风洞钻进下导,趴在下导轴承默默一干就是大半天,直到下班,才会拖着沉重疲惫的身体爬出来,脸上、衣服上、鞋子上沾满了油污泥浆,活脱脱一个泥人。这样重复辛苦的检修工作,郑师傅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

分割线a

拼搏是底色奉献是情怀

高山峡谷,雪山草甸,美丽的香格里拉见证了硕多岗的成长,用脚步丈量着岁月,用青春点亮了黑夜,19年创业发展,饱含香格里拉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热爱忠诚。

这里虽然有绝美的风景,却也因为海拔高、地势险,狂风肆虐,大雪封山,被认定为国家五类艰苦边远地区。这里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高原反应大。该公司5个厂站、11个职能部门,全部员工140多人,常年坚守在这里。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拼搏是底色,奉献是情怀。”国能迪庆香格里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安说,和谐香格里拉,是从点点滴滴的关心关爱开始。

和谐的氛围,有扎西此里最看重的情谊。这个耿直火热的康巴汉子,以身为国家能源集团员工自豪。他说:“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样,平时我们都不会刻意去关注同事的民族,大家更认同自己是国家能源集团的员工”。

硕多岗流域5个梯级水电站,装机规模不同,机组类型不一,管理各有体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袁国安用这样的话,来高度概括了公司水电人无怨无悔的坚守和奉献。

分割线a

记者手记:

万家灯火时,不要忘记这些水电人

记者了解水电行业、认知水电工作,还是从认识国能迪庆香格里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安开始的。一来二去,也就对水电人有了新的认识。他常年驻守在香格里拉高寒区,与家人聚少离多,用纯粹的赤子之心诠释着坚守的意义。

聚焦基层劳动者 | 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人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受历史和地理因素限制,长期以来香格里拉高寒区电网的网架结构十分薄弱,处于孤网运行状态。如今,这里的群众冬季无电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充足的电力,为这片神圣而古老的净土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让更多的同胞用上电、用好电,把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个农牧民家中,使现代文明之光照亮每个角落。这是每一个水电人的愿望。身在异乡、身处高原,在香格里拉这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一代代水电人战斗不止。他们中有的人从水电专业一毕业就奔赴到纵横的深沟峡谷。风里去,雨里来,风餐露宿,风霜在他们闪亮的青春中刻下了一道道岁月的留痕。

水电资源富集的地方恰恰是条件艰苦的地区,既给水能发电带来机遇,也给输电通道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更给一代又一代的水电人带来了考验。或许在岁月的静好中,我们难以直观感受到水电带给我们的便捷与温暖,但当你或你的家人与朋友在水电行业工作时,当我们走近他们,看到那些修建在偏远峡谷中的水电站时,我们就会懂得他们工作的艰难与不易,就会对水电行业和水电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受。

而作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水电人,他们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无论我们在城市还是乡村,当我们享受到水电带来的便捷与温暖时,我们应该牢记那些无私奉献的水电人。

身为水电人,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当万家灯火通明、欢聚一堂时,是电力人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坚守岗位的付出。万家灯火时,不要忘这些水电人。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坚守在一线的水电人致敬!


统筹 熊波 李荣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夏体雷 文

国能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责编 王利绚

校对 郭毅

编审 王云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