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河南赋红码:红码不能乱赋,红线不能乱踩
开屏新闻2022-06-14 21:07

6月13日,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多位储户称,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此外,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

WechatIMG1150.jpeg

有人说,这是一招“围魏救赵”,河南成功地转移了原本聚焦在唐山的视线。虽为调侃,但不得不说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此事于13日晚发酵,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争议声之强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盖过唐山打人事件。原因无它,盖因此事的荒诞指数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至于我一度以为这是个假新闻。

郑州市12345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查证,是因为大数据信息库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明显有撒谎之嫌。被赋红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河南沟通村镇银行的储户,不管你有没有到过河南,只要是该银行的储户,一律“翻红”。而如果你不是储户,那么即使陪同储户来河南,也不受影响。倘若是大数据信息库出错,那么这个大数据也未免太“懂事”了点。

健康码变“储户码”,说白了就是一次“精密制导”,把防疫手段公权私用。据悉,今年4月,河南几家村镇银行出现取现困难,随后监管层通报这几家银行的股东涉嫌勾结内外,非法揽储。更有消息称,涉及40万储户的400多亿存款,被银行认为是理财产品。这无疑加剧了储户的恐慌。给储户赋红码,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阻止储户前往河南取现。

这不是滑天下之稽吗?储户的钱都是真金白银,没有不要的道理。更何况,不管是银行还是河南,也都不是法外之地。健康码一旦变“红”就意味不得乘坐交通工具,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不得外出,相当于“软禁”。以这种简单粗暴、乃至于幼稚到令人发指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话,没有10年脑血栓,还真开不出这个脑洞。

此事真正令人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这不是个人行为,甚至也不是单单几家银行能办到的。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要受到严格限制,应当遵循“最小限度”原则。之所以要严格限制,一是为了尊重个人隐私,二是为了公共安全。防疫全国一盘棋,前提就是信息的真实准确。如果个人健康码被滥用,谁都可以上下其手,随意更改信息,那么三年来我们取得的防疫成果也就随时有可能毁于一旦。

河南村镇银行的底气何来?谁在背后给它们撑腰?最终拍板决定为储户赋红码的决策者究竟是谁?这是几个不得不问,也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健康码特定情况下的特殊制度安排,它只能用于防疫,不能挪作他用。倘若把健康码当成维稳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那么性质实在太过恶劣,会从根本上动摇公众对当地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基础。

简单的逻辑,既然现在可以随意赋红码,那么过去和将来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操作?既然银行都有能力让你的健康码变红,那么其它机构、其他组织呢?健康码变红,就意味着一个公民寸步难行。人们为了公共利益和防疫大局,让渡自己的权利,放弃出行自由,是基于对整个防疫政策和防疫管理者的绝对信任。但如果这些管理者本身是不值得信任的呢?

强烈呼吁河南有关部门对此事作出及时的回应,详细解答“赋红码”的前因后果,该改正改正,该问责问责,重点是搞清楚几家银行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利益勾连。健康码不是生意,不是买卖,而是关系到整个防疫大局,红码不能乱赋,红线不能乱踩。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编 程权

校对 胡巍

审核 邓建华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