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心脏病考生无学可上?不要让“二舅”的遗憾重演
开屏新闻2022-08-03 09:37

公办高校有一个“公”字,是政府财政在办学,不能像企业一样,只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而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不能因为存在利益风险而放弃。

据澎湃新闻报道,河南西峡县高考考生张智铭今年考了551分,超过“本一”线42分。按说,他考上其填报的第一志愿河南师范大学没问题——有位分数和他一样的同学就录取了,但张智铭却完全失去了机会。原因在于,他是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室间隔缺损,心功能二级。对此,西峡县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说,张智铭所患疾病有些严重,按政策,高校有权拒录。

高考是普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得到上大学的机会,却没有学校愿意录取,这无疑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情。尤其是对张智铭这样身体残疾的特殊考生而言,获得这个机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他也比别人更渴望得到这个机会,但现实却给了其沉重的打击。这不禁让人心生同情,同时也困惑:心脏病考生真的就无学可上吗?

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心肌病等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多次治疗未愈的张智铭已错过了手术时间,按政策确实属于“可以不予录取”的情况。也就是说,学校拒录的做法并不违规。

需要强调的是,相关政策只是规定“可以不予录取”,而不是一定不能录取,制度层面是留下了操作空间的,录不录取的主动权在学校一方。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将这样一个遭遇命运不公的少年冷漠地拒之门外,还是出于人文关怀接纳他,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与其说考验的是对政策的理解,不如说考验的是学校的担当。然而从第一志愿到第二志愿,所有高校都对张同学关上了大门。

学校的担心是现实的,录取一名先天性心脏病的考生,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万一发生不测,家长闹事的话,学校即使没有责任,可能也会惹上麻烦。这在现实中确实也有发生。学校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却令人感到无比遗憾。

公办高校有一个“公”字,是政府财政在办学,不能像企业一样,只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而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不能因为存在利益风险而放弃。张同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却能够从小学上到高中,这就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何以到了大学就不行?心脏病患者属于弱势群体,本来应该得到公共资源更多的体恤和照顾,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如果求学、工作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斥,他们将更加举步维艰。

不禁想起最近刷屏的“二舅”视频。二舅本是学习出众的少年,但在初中时一场大病让他残疾,从此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他的命运也因此被彻底改变。二舅的故事无疑是伤感而充满遗憾的,他的不幸是特定时代造成的,而今天,在各方面条件都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我们还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吗?应该给张同学一个继续求学的机会,也给所有身残志坚的少年以希望。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吕世成

审核 严云

终审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