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高原湖泊治理需要科技力量支撑
开屏新闻2022-09-09 09:43

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它们都是生活在周边的人们的母亲湖。长久以来,人与湖泊相依相存。湖泊发挥着多重功能,包括提供工业和饮用水源、助力灌溉、繁衍水生生物、调节区域气候等。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庞大的人群及各种工业企业聚集湖畔,产生大量垃圾、污水并进入湖泊。湖泊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压力,被污染成了难以躲过的命运。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湖泊保护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与接受,人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湖泊。

几天前,本报记者参与了“云南统战这十年·高原湖泊行”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访了抚仙湖、洱海等湖泊。在这场采访活动中,记者发现抚仙湖、洱海保护初见成效,无论是水质还是景观,许多指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发现了在湖泊保护方面的一个新亮点,那就是科技力量的支撑、科技人员的下沉。

澄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锐光说,近年来澄江市为了防控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种植用肥、用药、用水少的烤烟、玉米、蓝莓、水稻等10种农作物。此外,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数字化、设施化、有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在洱海南岸,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收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洱海水葫芦、洱海蓝藻藻泥、污水处理厂污泥、死亡水草、洱海底泥等环境污染物,变废为宝,探索出了洱海流域各类有机废弃物回收全覆盖、全处理的运行机制,构建出了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顺丰洱海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大理古生村,有一群来自高等院校的农业及防污染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住在洱海边的农家小院,研究各种污染的防控与农业现代化的无污染产业发展。2022年2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了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汇聚全国20多家高校、研究院与企业的200多位科技人员,围绕“面源污染解析与防控”“高值作物系统构建与优化”“高肥力土壤与有机肥利用”“绿色功能投入品创制与应用”“科技小院与乡村振兴”“绿色转型与流域战略”等方面联合攻关,开展“大理古生村片区面源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示范项目”。他们希望利用科技,不仅减少污染,还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走出一条高原湖泊的保护与发展之路。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无论是高原湖泊治理还是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创新与支撑。只有科技力量强大了,在污染治理等方面才能做到更好,从而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评论员 左学佳

责编 易科彦

校对 刘自学

审核 严云

终审 刘超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