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专访乐团5兄弟
开屏新闻2022-10-03 10:54

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1.png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时值国庆,这首经典歌曲又在大江南北走红,而一曲来自七彩云南的告白,由德宏勐巴娜西乐团多声部男声演绎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被刷屏。

“低音炮、男神组合、直击心灵、天籁之音、最强合唱……”作品中的优美和声、生活化的歌唱表达、颇具磁力的男低音,引发网友无数评论和广泛关注。

低、中、高音完美结合,听完他们的MV只有一个字:绝!“勐巴娜西乐团”的这些“大神”级人物到底是谁?10月2日,记者专访了这支今年来备受关注的云南本土乐队。

分割线

勐巴娜西,神奇的土地,神奇的乐团

微信截图_20221003105146.png

在云南西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德宏。这里,自然景色风光旖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中缅边境的异国风情,看不完的景,观不完的舞,听不完的歌,采不完的花,舍不得的情,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

来自民间的勐巴娜西乐团,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没有轰轰烈烈,只是因为大家都喜欢音乐,又恰好都有时间,意愿也都比较统一,所以就组建了乐团。”几年前,痴迷音乐的5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在音乐交流中一拍即合,萌生了组成一支乐队的想法,于是大家自己凑钱搞了一个工作室。

如同现实中的“老友记”,尽管作为德宏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的声乐演员杨武(武哥)、何明军(明军)、张志强(咪强),芒市第一中学的音乐老师杨昭(阿昭),德宏传媒集团的播音员主持人刘永江(阿江)都有各自的工作,但5个人因为喜欢音乐,生活和工作也总是“混”在一起。

“组建的时候,对于乐队名字大家都很纠结。5个人头脑风暴,比如守边组合、雨滴组合等等好玩的名字都讨论过。最终,大家还是中意‘勐巴娜西’,这个名字在傣语中是神奇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刘永江说。

为了共同的梦想,5个好友把工作室当成自己的乌托邦,音乐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下班后,5人就泡在工作室进行排练和创作。不管条件多么简陋,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很享受沉浸在音乐当中的感觉”。

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png

勐巴娜西乐团

“从最初的组建到现在,一直都是我们5个人在一起,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但当我们沉浸在音乐当中的时候,彼此间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刘永江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声艺术一直停留在这种画面:身形偏胖、留着大胡子的演员,唱着难以理解的唱段。而“勐巴娜西乐团”打破了这种固有观念,其实,美声也可以流行起来。

很多听过“勐巴娜西乐团”的人都会觉得,这支乐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和音的张力似乎把听众带入雨林、沧海、暮云、冥涧。

“德宏慢生活,所以我们的性格和作品也都是玩的感觉,不做压力太大的音乐,想让大家听到我们的音乐有放松的感觉。”勐巴娜西乐团的歌唱表达独具一格,“也许是云南德宏的山水情怀更具诗意吧。”

和谐永远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节奏,默契的配合成就完美的和谐。“勐巴娜西乐团”5兄弟的声音各有特点,杨武雄浑庄重,何明军热情奔放,刘永江激昂高亢,张志强热忱激扬,杨昭时尚又传统。

乐团成立以来,他们采用翻唱的方式演绎了许多经典歌曲,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合声之美”。声线温馨、恬静、抒情,伴奏完全为“和唱让路,毫无喧宾夺主之感。听一听他们的歌,你便会发现,在做音乐这件事上,他们真实而坦诚,不用音乐“凹造型”,只因单纯地喜欢。

分割线

因为音乐,我们走到了一起

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2.png

人生,就像一辆不断前行的列车。相同经历、相同梦想,让5个人产生了共鸣。

如同“勐巴娜西”这个名字一样,当5人与音乐发生碰撞后,就会产生大家都必不可缺的“氧气”,这种执着的梦想更在勐巴娜西乐团的5个成员的经历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特别感念我的父母给了我独特的嗓音。”低音十分出彩的杨武,是勐巴娜西乐团的灵魂人物。对乐队成员而言,杨武,亦师亦友。

杨武的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支援边疆,留在云南,父亲喜欢乐器,妈妈爱看电影。16岁时,本来陪好友去考歌舞团的杨武,却因有个考官听他讲话很厚实,就叫他唱一首歌。结果,歌舞团的老师很惊讶,干脆跑到家里做他父母的工作,鼓励杨武参加当时的云南省艺术学校招生。

以前没见过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的杨武,跟着老师花一个星期学了一首《康定情歌》后,就考上了云南省艺术学校,也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3年声乐专业训练,为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毕业后不久,便被调去云南省歌舞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1996年,因为父母年纪渐大,杨武放弃了去北京深造的机会,毅然从省歌舞团回到德宏州歌舞团。“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贡献也挺好,父母的年纪大了,也方便我照顾父母。”

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4.png

“自小就在传统民族文化熏陶下长大。”出生在景颇山寨的刘永江因为喜欢音乐,原本是老师的他到云南艺术学院专修声乐,2005年专门到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之后他便跟随歌舞团到各地演出。2006年,刘永江考进德宏传媒集团,成为一名民族语播音员。

何明军出生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从小放牛、放羊。在何明军的童年记忆里,唯一的快乐是听爸爸唱歌。中考失败后,听过他唱歌的音乐老师觉得他嗓子条件好,特意告诉他有专门招收音乐特长生的高中,不如去试试。 1个月后,在音乐老师教授后,他意外地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高中。

“因为要交1万多块钱学费,父亲借了钱凑齐了学费。”艺考后,何明军拼命地学,边学边做家教,分担家里的压力。进入大学后,他遇到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悉心教授他专业,令他进步很快。毕业后10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五届云南省的比赛,从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到一等奖,见证了他的成长。

“上小学时,没有真正的音乐老师;上高中之前没见过钢琴长什么样。”在张志强的童年记忆里,从小就上山放牛、背猪草、砍柴,因为中学时画画不错,他考上了西南林业大学学环境艺术设计。在大学里,来自妈妈遗传的好嗓音、好乐感开始显现。但参加学校的唱歌比赛,总是以初赛第一名的成绩晋级,然后决赛惜败。于是,他努力向老师、学长、学姐求教。在大三那年,他终于如愿拿了学校十佳歌手的冠军,接着一鼓作气拿到省际大赛通俗唱法三等奖。

学音乐出身的杨昭,在大学里曾经搞过乐队,工作后也是一边教书一边做乐队。在乐队中,他既像老师又像同学,既时尚又传统,追求将美声与流行融合,创造新作品,带来新感觉。

5个个性迥异的年轻人,就这样搭上了这趟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音乐之旅”。

平时,他们各自平静地上班、生活,可是聚在一起,他们就成了激情四射的“乐痴”。

舞台之上,他们突破自我、相聚凝合;舞台之下,他们欢笑、嬉闹、拥抱,收获音乐为他们带来的美好与治愈。

而他们,也在一次次挑战中完成了音乐审美、音乐理念的碰撞,彼此成为了亲密无间、不舍再见的音乐知己。

分割线

在音乐中,他们成为追光者

“一首歌要经过无数次的推敲、修改,直到大家都满意才录。”每次合唱,乐团音乐总监杨昭总要根据每个人的声线先写和声,写完声部大家一起排练,觉得哪里不舒服就改。

“出错的地方,或者说默契度不够的地方,都要一点一点来‘抠’,我们一起慢慢地研究。”如果大家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一个一个试着来。”

这是“勐巴娜西乐团”的坚持,无论走到哪里,什么场合,对音乐都是一样地认真和尊重。

而友谊与热爱,也在音乐中隽永留存,熠熠生辉。

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5.png

“德宏的演出活动、文化娱乐非常丰富,每年光是民族节庆的演出都忙得够呛,每年演出最少也有80场。从正月十五开始的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三月开始的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四月傣族的泼水节,德昂族的浇花节,再加上傈僳族的阔时节……可以说,一年到头都是在演出的状态……”说起乐团的成长,刘永江记忆犹新。

“因为大家觉得唱边疆歌曲更能代表德宏,也能体现少数民族特色。以前,我们会穿上民族服饰,唱边疆歌曲。”起初,乐团也录制了不少民族歌曲,一直在尝试用民族音乐讲好德宏故事。

可乐队成员发现,这些歌曲在网上一直没什么传播量,乐团成员也不止一次地反思,“慢慢觉得,当大家对这个民族不了解的话,共鸣也不会多。也许,应该唱那些更能被大众接受的、更能产生共鸣的经典歌曲,等大家知道了唱歌的人,也就知道了德宏,进而会再去欣赏德宏。”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下,乐团生活化的歌唱表达,激昂处豪气干云,深情处小桥流水,《三月里的小雨》《光阴的故事》《传奇》等歌曲仿佛昔日重来,这是歌声的魅力,也是勐巴纳西乐团的魅力。

在网络爆火之后,“勐巴娜西乐团”抖音号和视频号的粉丝量也分别达到了56万+和38万+,《阿佤人民唱新歌》《我和我的祖国》等24首作品在国内外全网浏览量已超过15亿。

如今,不少公司主动登门要为勐巴娜西乐团提供运营和包装,5个好友不约而同地婉拒了,身边很多朋友不解。

在他们看来,当初组建乐团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歌者。如今,家乡德宏的孔雀湖、大金塔等景色也被更多人关注到,这让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豪。

勐巴娜西乐团怎样火起来的6.png

“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只是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热爱我的家乡。希望之后通过更多的努力,有能力很好的结合我们的特点,把德宏的、云南的文化体现出来。”刘永江说。

“我们都是专业歌手,我们的初心是传播经典老歌,传播音乐的真善美。”杨昭坦言,“我们还是想坚持从唱法上新编。比如用美声的感觉,再加上一点流行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最能接地气的,按照这个路子走,可能走得更远、更久。”

“喜欢音乐,想做好音乐,想把音乐的真善美呈现给大家的初心吧。”对于网络上的“走红”,在乐团成员看来,“我们只想做好的音乐,纯真的音乐,所以乐团不接广告,不代言,不带货,只为能够在玩纯真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乐团成员看来,音乐与梦想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动人话题。“只要音乐这件事一直在内心深处,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散发魅力!”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这支充满自由和活力的乐队,只想以更纯粹的自己做音乐,走得更远、更久。

5个人,也始终未忘当初组乐队的初衷,不是要改变什么,也不是追求哪种音乐境界,而是——“玩”好音乐。

因为,这就是“勐巴娜西乐团”的青春。

勐巴娜西乐团小档案

成立时间:2022年1月1日

勐巴娜西意为:神奇、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勐巴娜西乐团成员

1.队长(低音):杨武

2.音乐总监(通俗男中音):杨昭

3.外联(民族男中音):刘永江

4.抒情男高音:何明军

5.戏剧男高音:张志强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之辉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朱丽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