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源这十年 | 一个都不能少
开屏新闻2022-10-27 22:15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搀扶着张桂梅来到主席台正中央,习近平主席俯身为她戴上奖章。看着一双贴满膏药的普通人民教师的手,捧起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电视机前的张赋不禁热泪盈眶,从张桂梅老师的身上,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恩师,那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

白邑中学校长张赋.jpg

图为白邑中学校长张赋

立志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张赋为自己作了一个决定:不念书了,回家帮父母干农活。虽然父母都不同意,但倔强的张赋说什么也不愿再回学校,原因是自尊心极强的他觉得自己学习有些跟不上,加上懂事的他看到家里条件艰苦,希望帮父母分担。两天后,发现张赋持续没来上学也没请假,老师文祖仙就登门家访。在了解原因后,文老师开始极力劝说张赋返校,虽然说了很多道理,可第一次家访还是失败了。执着的文老师没有放弃,后期一次次登门家访,不但给张赋做思想工作,还让他父母也进行劝说,在老师的不懈坚持下,张赋终于返校了。后来,张赋以优异成绩考取昆明师范学校,心里早已埋下一颗种子:长大后要成为文老师那样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中专毕业后,张赋如愿回到自己的家乡白邑,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他先是在白邑乡老坝小学当了三年语文老师,后又陆续担任老坝小学校长、迤者小学校长。2008年8月,张赋被调到白邑中学做教务主任兼数学老师,从没教过中学数学的他,只能边学边教,通过自学,他还拿到了本科文凭。2015年4月,张赋开始担任白邑中学校长。

张赋在展示白邑中学曾获的奖项.JPG

张赋在展示白邑中学曾获的奖项

白邑中学是张赋的母校,创建于1983年,地处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承载着滇源街道4万人民子女的培养教育任务。脱贫攻坚前,因家庭贫困随意辍学的学生很多,尤其是山区的苗族、彝族学生更是如此。受当地传统观念影响,女孩早婚的现象十分普遍,往往十五六岁就被家长张罗着结婚,因此白邑中心控辍保学难度非常大。为了让辍学的孩子们回到学校,多年来,张赋可谓绞尽脑汁,“一个都不能少”一直是他心里坚定的信念。“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太明白教育对一个地方和人的重要性,所以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因为贫穷和无知随意毁了自己的前程。”

15次家访 不达目的不罢休

家住三转弯村委会凸董箐的龙桂萍,是让张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学生。有一天,龙桂萍的班主任向张赋汇报,15岁的龙桂萍又没来上学,也没请假,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过几次,原因是龙桂萍的父母反对她上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赋匆匆吃过晚饭,带着班主任和教务主任直奔龙桂萍家。

听说是孩子的老师上门家访,龙桂萍的母亲“砰”一声直接就把门关上了。“对我们很抵触,后来我们再去,敲门也装做不在家,我就打电话给村干部,请他们也跟着我们去做工作。”村干部来了以后,龙桂萍家的门才打开,走进去后,张赋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尽管房子外观是新的,屋内却家徒四壁。“龙桂萍的妈妈说他们家没有车,到学校路远不方便,小孩父亲的腿脚也不便。他们认为龙桂萍15岁已经可以成为劳动力了,要放牛、放羊,去地里干活,读书获得的收益太慢,而且依当地苗族的习俗,15岁可以找个人嫁了,到20多岁就没人要了。”面对家长的说辞,张斌说:“你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们来想办法,但是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必须的。”张赋将龙桂萍父母请到村委会,又让村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经过几番劝说,他们的观念才有所转变,孩子最终得以返校。

为了挽救龙桂萍的学业,张斌整整进行了15次家访。令他欣慰的是,今年7月龙桂萍顺利毕业考取了盘龙区职业中学。

我们的目标 一个都不能少

“其实类似龙桂萍同学这样的事例不少,尤其刚开始精准扶贫的时候最难,之前没有想到有那么多复杂的情况。”张赋回忆说,一家一户去筛查统计的时候,一些学生达到上初中的年纪,却一天书也没读过,原因是超生没有户口,还有些直接没来学校报到。后来,白邑中学就在三转弯小学办了一个班,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由白邑中学的老师到村小去为他们上课。在了解到很多山区学生上学不便的情况后,学校专门配置了有营业资质的中巴车做专车,周一去把孩子们拉到学校,周五再送回家,解决了当地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此外,学校还为困难学生申请了补助,发动教师捐款,解决困难学生生活费问题,一直坚持至今。

白邑中学师生农业勤工俭学基地.JPG

白邑中学师生农业勤工俭学基地

那时候张赋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不但要经常跑村子,白邑中学的工作也不能落下,和女儿一周才能见一次,家人对此也有过很多抱怨。“妻子总劝我,你高血压那么严重,别干了。当时我也想着怎么会那么难,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事情,但是看着那些孩子,我就想必须坚持,能帮一个是一个,教育太重要了,他们的观念意识一定要改变,不管付出多少的努力都值得,至少要让他们年轻一代的观念意识转变,要尽最大的努力,在这一代改变。不然一代传一代,再传下去只会更糟糕。”

“我经常和老师说,一定要坚持,一个都不能放弃。每次周一车子把学生送来,我都会去看看哪几个孩子来了,哪几个孩子没来。”对没来上学的学生,张赋每一个都记得,“这周没来,下周还没来,我们就带着老师,拿着书,去学生家给学生上课,直到家长和学生都觉得不好意思,愿意回校上课才算完。”每当看到一个孩子因为劝学而改变人生命运,张赋就很有成就感。“我们的目标真的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如今,有着近40年历史的白邑中学已经基本没有学生辍学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昆明市农村示范初中、云南省一级初级中学,拥有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绿色学校、云南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中考成绩一直稳居同类学校前列。张赋也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得昆明市教育系统“先进德育工作者”、“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盘龙区“教书育人、岗位建功”等多个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回想起那些奋斗的日日夜夜,张赋觉得无怨无悔。“我是本地人,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曾经文老师在我迷茫时拉了我一把,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我非常感恩。如今我也成了她,看到一个个辍学孩子通过我们的努力重返学校,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我很欣慰。”

多年来,张赋有机会调离山区,但他最终还是没走。

“总是对这个地方有依依不舍的感觉,对这些孩子也有割舍不断的感情,尤其是几年前看到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被深深触动,张老师就是我的精神偶像,是我们乡村教师的榜样!”张赋说,只要身体允许,未来自己还会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做大山里莘莘学子的“摆渡人”。

滇源最美奋斗者,加油!

开屏新闻记者  胡巍   摄影记者 周明佳

一审  邓建华

责任编辑  邓建华

责任校对  吴龙贵

主编   邓建华

终审   曹婕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