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下”30吨餐厨垃圾,看玉溪这家企业如何用微生物菌群对废物再利用
开屏新闻2023-03-17 21:40

垃圾的处理能力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为从源头杜绝“地沟油”“垃圾猪”再次回到餐桌,2021年,红塔区对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进行了规范。收集后的餐厨垃圾将何去何从?近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来到了对红塔区餐厨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的云南太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分割线

餐厨垃圾变身有机肥、航空燃油

位于玉溪市红塔区哨坡的云南太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30余亩,这里承担着红塔区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并开展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业务。去年6月,这里正式建成并于当年12月实现大规模生产。

在厂区,记者看到一辆辆运送餐厨垃圾的密封转运车往返于厂区和中心城区。据介绍,目前该企业与红塔区中心城区800余家餐饮商家签订了收运协议,每天都会有30吨左右的餐厨垃圾运往这里处理。

8.jpg

在厂里,通过系列精细加工,厨余垃圾将转化为液态肥、有机肥,并将提取出来的泔水油转交给专业的企业制作成航空燃油,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则用于发电供给整个厂区作为生产用电。

“餐厨垃圾可以100%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水蒸气损耗外,全部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云南太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明睿说,厂里目前的设备可以达到日处理120吨厨余垃圾,但厂区还预留出了设备区域,最高每天可处理240吨厨余垃圾。按照这个设计规模,厂里可处理的餐厨垃圾不仅可以覆盖红塔区,还能兼顾周边区域。

分割线

将餐厨垃圾变成微生物“食物”

餐厨垃圾是如何转变为有机肥、液态肥等资源的?“我们就是模仿人体的消化系统,用微生物来处理厨余垃圾。” 孙明睿给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餐厨垃圾来到厂里后首先通过人工挑选去除里面的塑料袋、石块等大件异物,再进入机器粉碎。粉碎后的餐厨垃圾通过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之后分别密封在一个个大罐里,加入微生物菌群进行发酵,从餐厨垃圾的收运到制作成有机肥,整个过程需要30天。孙明睿把餐厨垃圾处理车间形象地称为“城市之胃”。

12.jpg

据介绍,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和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学院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了利用生物菌,把有机废物进行生物转化,让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利用的新途径。

“从餐厨垃圾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整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40余种微生物菌。” 孙明睿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复合微生物运用技术在全国领先,他们也是全国第一家全程使用微生物技术把餐厨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

分割线

“石头地”里也能种出洋芋

在红塔区李棋街道山头社区,普林贵负责对一片“石头地”进行复耕,但这里不仅土地贫瘠,而且遍布石头,特别不利于种植。“原本想着洋芋不挑地方,去年12月,我在这里种了2亩多的黄心洋芋,但长势不好。” 普林贵说,今年2月,他买了液体肥对栽洋芋的地块进行浇灌后,不但植株长得粗壮,而且已经开始结洋芋了。

“这个洋芋不但长得好,而且虫也不咬,长得特别好。”普林贵用锄头刨了一棵,指着根系上鸡蛋般大小的洋芋说。

2.jpg

为何用液体肥施肥的洋芋上没有被虫子咬?孙明睿告诉记者,厂里在将餐厨垃圾转换为有机肥和液体肥的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菌群在对餐厨垃圾进行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可达七八十度,这个温度就可以杀死混在其中的虫卵,这就让生产出来的有机肥里不含虫卵,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虫卵变成虫后吃农作物的概率。

然而,餐厨垃圾制作的有机肥的优势还不止于此。据介绍,生产有机肥所用到的微生物菌群,还能改善土壤的性能,使土壤疏松不板结。同时,用厨余垃圾制作的有机肥有机质和腐殖酸的含量分别高达67%、60%,钙、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这些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所以用过这种肥料的植物植株粗状长势好。

分割线

给植物量身定制的“配方奶粉”

在太疆生物的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农户送来的土壤进行检测。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对土壤、植物、灌溉用水、基质、肥料等和植物种植相关的近百项指标进行检测。

据介绍,厂里有三名研究微生物、种植、固废利用方向的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对厂里的生产时时提供技术保障,厂里还对生产出的有机肥进行深加工,开发出了针对不同种植环境使用的有机肥。

14.jpg

“种植环境的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根据检测数据,我们就能对种植户配比更适合他的地块使用的复合肥。” 孙明睿说,根据检测为植物配制复合肥,就像给植物量身定制的“配方奶粉”,这样就更利于植物的生长。

“餐厨垃圾支撑的有机肥不但肥力强,而且可以改善板结的土壤,让土地越耕越肥。”孙明睿说,他们在实验中还发现,使用餐厨垃圾生产的液态肥,能让油菜花种子发芽时间缩短一半;在试种中还发现,使用有机肥能实现青稞连种……

13.jpg

据介绍,除了根据种植条件配比的“复合肥”,目前太疆生物还研发出了适合重度污染环境下土壤使用的碳基肥,含有微生物菌群的生物有机肥等,下一步,这些产品将推向市场。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杨茜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罗宗伟

责任校对 张田睿

主编 杨茜

终审 编委 刘超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