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观察|篆新农贸市场里的年轻人
开屏新闻2023-03-30 21:18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陪伴了数代昆明人的篆新农贸市场随时代而行,大观河边的那份热闹与烟火气弥漫至今。这里人与人、人与美食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市场繁荣如初,值得热爱生活、追求美食的人去一探究竟。

在这座“美食迷宫”里,除了那些几十年“驻扎”在这里的“老店”与“老人”们,如今篆新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此发展、创业,成为了市场之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为这个“老市场”逐渐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割线

不断探索的蔡先生:线上+线下拓宽创业之路

老人、小孩、年轻人团团围住,炸土豆的香味四溢,这家“大耳朵鲜炸薯片”店里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还有两个工作人员在直播现切土豆,观看的人数也不少。

香气四溢的大耳朵现炸薯片.jpg.jpg

香气四溢的大耳朵现炸薯片

3年前,蔡先生在吴井路的理想海鲜市场开了一家卖薯片的店。“刚开始一天只卖得了几十块钱,还常买到质量不好的土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踩坑’,我们摸索出来了什么样的土豆炸出来更酥脆,哪里的土豆更好,就连调料也是我们经过无数次配比制作出来的。”蔡先生不断尝试、追求质量的精神让他赢得了如今的“火爆”场面。

半年前,蔡先生把店搬到了篆新农贸市场,生意越来越好,有时每天能卖出500公斤土豆,很多顾客就算排半小时的队也要买上一袋薯片。

如今,蔡先生又采取线上引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炸土豆,“这是大趋势。网上的用户可以通过直播了解到我们鲜炸土豆的制作过程,更能刺激观看用户的购买欲望,由此来打开网络销售的市场。”

除此之外,蔡先生还接受全国各地的学员来学习制作方法回去自己创业。他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学生从我们这里学出去创业了。”正如蔡先生所说:“不断变化的时代,在不断奖赏善于学习的人。只有顺应时代趋势,不断探索经营方式,才能找到实体店的‘发展之路’。”

分割线

来自宣威的何女士:乡情让创业更有温度

何女士是曲靖宣威人,曾经在广告公司上班,结婚后便全职在家了。等孩子长大一些,何女士打算继续出来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但重新工作实属不易。“之前家里有人卖过糯米粑粑,所以我也想试一试这行,毕竟这是我们宣威的特色。家里人都支持我出来工作,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何女士与她的糯米粑粑.jpg.jpg

何女士与她的糯米粑粑

起初由于预算有限,加之何女士家就在农贸市场附近,她干脆自己在家里摆上几张桌子,开启了她的“创业之旅”。于是,何女士开始每天起早贪黑地泡糯米、磨米、蒸糯米,一做就是三年,生意还不错。

在宣威成功走上“创业路”的何女士并不满足于此,她想趁年轻再出来闯一闯。了解到篆新农贸市场后,何女士就打算前往昆明发展。“几个月前,我先来考察了一下,第一次来就感觉人流量非常大,而且云南的很多特色小吃这里都有。但转了一圈后没有看到我们家乡的糯米粑粑,于是我就想着把它带来篆新给大家尝一尝。”如今何女士来到篆新将近一个月了,每天都能卖出两三百个糯米粑粑。

为了带给大家更多有特色的宣威小吃,何女士还将推出自己制作的“牛角汤圆”。她说:“它承载着我们小时候的一些甜蜜的回忆,也有一份给离家孩子的乡情,卖‘牛角汤圆’就是希望给老乡们一份回忆,也把我们宣威的特色分享给各地的朋友们。”

分割线

来自大理的杨先生:以质量赢得顾客的认可

一张1米长的小桌子、一台煤气灶与一个煎锅,便是一直以来陪伴着杨先生创业的得力工具。一开始,他只是简单地推着一辆小车在街上卖,没有固定的摊位,生意也不是很好,每天带出去的羊乳饼都剩下大半,有时成本都卖不够。而后,杨先生在网上了解到昆明有篆新这样一个农贸市场,人流量大、包容性强,于是便打算来这儿试试。

正在认真煎乳饼的杨先生.jpg.jpg

正在认真煎乳饼的杨先生

初到市场,杨先生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既开心又忐忑,“这里人流量真的是很大,但是毕竟我们这次投入的成本挺高的,还是担心会亏损。刚来的时候生意也一般,后来慢慢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现在快两年过去了,我们每天带来的乳饼当天都能卖完。”

虽然篆新农贸市场里也有不少卖乳饼的,但杨先生对自己家的羊乳饼充满了信心,“我们老家在大理剑川,家里人每天都会去农户家收新鲜羊奶来,所以我们家的羊乳饼吃起来非常放心。”

为了保证羊乳饼的新鲜,杨先生找了熟人每天负责从大理运羊乳饼来。“我们没有放添加剂,不好储存,放去冰箱又怕影响它的口感,所以羊乳饼每天都是从大理运来,虽然成本高了点,但是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因此也值得。”

分割线

在云南的东北小伙:品质做好,生意自然不愁

“这鲜花饼好吃吗?”“哎呀老妹儿,肯定好吃啊,不好吃我能做这么老些吗?”在篆新农贸市场的一角,有一家东北人开的鲜花饼店。一个不足1平方米的小推车后,有好几排铁架子,上面全都是各个风味的鲜花饼。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不少顾客驻足在这个小摊前,老板开朗幽默,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鲜花饼的香味吸引了不少顾客.jpg.jpg

鲜花饼的香味吸引了不少顾客

老板付强说:“我是黑龙江哈尔滨人,2019年的时候来到云南。”在两年前,经过朋友介绍,付强和他的朋友一起来到篆新农贸市场开了这家鲜花云腿小店。“10年前我就会做鲜花饼了,因为我是烘焙师,专门做糕点面包啥的。”

付强对于目前的这个小店非常满意,言语间掩藏不住喜悦。“之前我们不是做鲜花饼,而是做面包糕点,但篆新农贸市场现在相当于是一个美食的网红打卡点了,客流量也很大,尤其是外地顾客也比较多,就想着做具有云南特色的鲜花饼,这样比较符合市场需求。”

虽然目前鲜花饼店的店面不算特别大,但在篆新农贸市场开店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他也毫不掩饰对这里的喜爱:“篆新农贸市场我认为是来昆明旅游必须要到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你能体验到当地人的生活是啥样。这边的商品种类多,也齐全,而且质量都很不错。”付强相信,只要把品质做好了,生意自然不愁。

分割线

24岁的小朱:迷茫中的坚持,先努力干着吧

今年24岁的小朱在父母新开的杂粮熟食店里工作,对于自己的选择仍然有些迷茫。“这个店去年八九月才开,我还不太习惯做这种类型的糕点,所以主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小朱分享道:“以前家里面是做粉蒸肉的,后来家人看到这种青团之类的糕点感觉不错,就开始学着做了。”

小朱家的青团美味诱人.jpg.jpg

小朱家的青团美味诱人

店里有多种熟食在售,其中引人瞩目的便是“糯唧唧”的青团。“我们家的青团都是手工自己做的,有9个味道,传统的有蛋黄肉松、芝麻、玫瑰豆沙等等,比较新潮的有香芋味、榴莲味、玫瑰味等。”她向记者与前来购买的顾客介绍口味。在自然光下的糯米青团,外表是自然的艾草绿,在透明膜的包裹内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靠近门店还隐约闻到一股艾草香。

“感觉这里成了网红市场,人流量挺大的,每天生意还可以。身边人也都说篆新市场里的小吃好吃。”她边说边笑。采访时不断有顾客前来选购,游客与本地人都有,小巧可爱的青团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我们还是面向本地顾客多一些,他们更喜欢吃甜口的,我们家的青团也比较契合他们的口味。”

“干熟食挺累的,每天要起得很早,刚开始还是觉得疲惫。”小朱表示。“赚的都是辛苦钱,先努力干着吧。”对于小朱来说,曾有过想放弃的时候,现在还是坚持下来了。

分割线

刚毕业的小李:既能帮父母又锻炼能力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李,在水果摊前已经能游刃有余地与客人谈价格、做买卖了。“我们家只卖应季水果,最近樱桃上市了,我们开始卖樱桃啦。”

小李家的水果店开始卖刚上市的樱桃了.jpg.jpg

小李家的水果店开始卖刚上市的樱桃了

“目前我只是帮父母卖卖水果,现在刚毕业嘛,也不知道未来具体要干什么,不过我未来也挺想创业。”既能帮父母减轻负担,又能锻炼自身的能力,在小李看来是一举两得的事。她告诉记者:“我们家之前在官渡区船房那边卖水果,因为一些自己的原因再加上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经过与父母商量之后,最终决定来到篆新农贸市场开店。”

回忆起刚到篆新农贸市场时的情景,小李的思绪回到了疫情初期:“我们家到篆新开店的时候刚好赶上疫情。当时人也没几个,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然而熬过了疫情之后,篆新农贸市场俨然成为云南美食的网红打卡点,生意比疫情之前还要好。“而且学生顾客很多!”小李补充道,“经常有同学到这里来买水果,因为我们种类多,质量也好。”

“篆新农贸市场对我们做生意的人很方便。”小李的母亲提到对于篆新农贸市场的印象时,不假思索地表示:“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我们来说篆新是一个优质商品的聚集地,在这儿买东西你大可以放心。”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 费丹艺 熊波 实习生 梁玉慧 孙悦 彭雨雨 摄影报道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吕世成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曹婕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新闻原创产品开屏学习来云南,打卡不一样的“海”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