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玉溪是什么颜色?
开屏新闻2023-05-06 07:06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栏题)

红、黄、青、紫、黑……从古至今,人们惯于从天地四时里追寻色彩,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诉说着神州大地渲染出的绚丽缤纷。

在云南,人们常用“七彩”来形容这片土地,但若问云南各地是什么颜色,不同人心中自会拥有不同的答案。

或许是东川红土地上最为夺目的一片绚烂红土,是梅里雪山上的一抹晨曦霞光,还可能是普洱古茶林里最鲜嫩的那片绿芽……大自然宛如最有创意的调色师,向人们展现出云南独有的迷人的风光。

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快跟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一起,用细腻柔婉的色彩打开云岭大地,感受属于云南的诗意浪漫吧。

玉汝于成,溪达四海。

玉溪市是聂耳故乡、花灯之乡和高原水乡,位于滇中腹地,是连接省外和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有帽天山古生物文化、古滇文化、高原水乡文化和哀牢山一红河谷民族风情文化。


 ▽红色▽ 

讲述聂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玉溪市: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孙琴霞 摄)

抗战年代,《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国人浴血奋战的激情;和平年代,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

玉溪市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玉溪市: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孙琴霞 摄)

聂耳一生短短23年,却创作出了数十首革命歌曲。在聂耳的故乡玉溪市,现有以“聂耳”命名的相关地点、机构、建筑、路名牌、活动等共计23个。坐落在玉溪市红塔区的聂耳文化广场就是其中之一。其中,音乐广场区是整个聂耳文化广场的核心,整个广场以小提琴造型设计,国旗升旗台位于聂耳音乐广场中轴线琴尾末端。从2010年元旦起,每逢重大纪念日和重要节庆日,聂耳音乐广场都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玉溪市: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孙琴霞 摄)

广场中轴线的另一端连接着聂耳山,山高12米,由著名雕塑家袁熙坤创作的聂耳铜像伫立在山顶。铜像基座高5米,身高6米,湖面至铜像顶高23米,这个数字与聂耳逝世时的年龄相吻合,寓意聂耳短暂但辉煌的一生。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玉溪市: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孙琴霞 摄)

从升旗台顺着中轴线向聂耳山走去,站在音乐桥上看上山的踏步(楼梯台阶),形象是一双手,寓意母亲之手托起玉溪之子。升旗台的另一侧,是以聂耳命名的文化广场以及音乐广场建筑群“三馆一校”,包括聂耳图书馆、聂耳纪念馆、聂耳大剧院等。这些因聂耳得名的场地、设施等,已经成为了玉溪广大人民群众纪念缅怀聂耳,开展文体活动,锻炼、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还和玉溪丰富的红色资源一起,成为了玉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聂耳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玉溪市: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打造聂耳音乐文化品牌(孙琴霞 摄)


 ▽蓝色▽ 

抚仙湖湛蓝明净,“琉璃万顷”

图片

图源:玉溪市委宣传部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之间,居滇中盆地中心,属珠江水系,形成于340多万年前,为云贵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湖泊,也是我国第二深淡水湖,湖盆外貌形如长葫芦。

抚仙湖流域面积1084平方千米,有东大河、梁王河、尖山大河等河流注入湖泊,湖泊面积216.6平方千米,水体平均透明度5—6米,平均水深95.2米,最深处158.9米,蓄水量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省九大湖泊总蓄水量的68.2%,为Ⅰ类水质。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太空视角瞰抚仙湖

图源:“澄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滇山唯多土,故多涌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澄澈蓝抚仙湖的蓝,担得起一句“琉璃万顷”。这块光洁的蓝宝石镶嵌于群山之间,湛蓝明净,通透晶莹。”

抚仙湖(图据云报客户端).jpg

图片据云报客户端

这里历史悠久,无论史册典籍,还是市井故事,皆能寻到她曼妙的身影。她以最优雅的姿态镶嵌在红土地上,成为“滇中碧玉”“高原水乡”。

这里物阜民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这里人杰地灵,有肖、石二仙的传说,有“古滇文明”经久不衰的传唱,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黄色▽ 

帽天山黄土下藏着生命起源的秘密

玉溪澄江,因水而秀,因石而名。

长尾纳罗虫。赵方臣 供图.png

长尾纳罗虫化石。赵方臣供图

36年前,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手中一锤落下,打开了记录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秘的“无字天书”——澄江生物群化石。

如今,澄江生物群已发现了20个门类、28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其中80%属于新种,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这些“洪荒印记”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描绘着生物多样性之美。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探索寒武纪时代生命大爆发之谜(孙琴霞 摄)

2012年,地球生命起源地帽天山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古生物圣地”和“化石宝库”,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例证,被国际学术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升级改造完工 (4).jpg

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打开了大众与寒武纪生命“对话”的一扇窗,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中国、云南、玉溪、澄江和帽天山声誉鹊起,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世界。


 ▽绿色▽ 

保护绿孔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孔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程权 摄)

在玉溪市玉白顶一带,长期生活着在我国仅存五六百只的珍稀濒危物种——绿孔雀。

2018年,云南省在进行全境调查后基本掌握了绿孔雀在云南的真实分布区域和大致种群数量,结果发现云南人工繁殖的孔雀里没有纯种绿孔雀,野外数量也仅有约五百只,种群数量小,且呈碎片化分布调查结果出来后云南加紧实施绿孔雀抢救性保护工作。

绿孔雀

每隔半个月,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巡护员李朝富就要带些食物、背50斤水上山。“跟着成年绿孔雀长途跋涉饮水,小孔雀容易被天敌猎捕,也容易生病。玉白顶自然保护区为绿孔雀建了10多个补水点,我巡护的这条路线上就有一个。这样能保证它们经常活动的范围内常年有水,提高幼年孔雀的成活率。”李朝富介绍。

绿孔雀

随着保护的深入,近年来,绿孔雀野生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是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注脚。近年来,云南省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在规划中针对极小种群及濒危物种特别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编制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将绿孔雀作为优先保护的20个重点物种之一;发布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把包括绿孔雀在内的26种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划入其中。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综合整理

部分内容综合云视新闻七彩云、人民日报、云南发布、“云南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玉溪文旅”微信公众号、“澄江发布”微信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