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有事找警察,可当“警察”主动打电话来,称你卷入一起诈骗案件,你会不会很慌?接到这样的电话,有的人会怀疑对方身份,有的人则被对方引导着说出自己身份信息,甚至将卡里的余额全部转到对方账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别慌,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的警察为你细说套路,见招拆招!
首先,诈骗分子会广撒网寻找“猎物”。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你的身份证号、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先自称是xx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准确说出你的真实信息后,称你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黑钱”“手机卡发送大量骚扰信息”“护照有非法出入境记录”……
其次,会威胁恐吓引起慌乱,一旦你表现出迟疑,骗子就会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并用严肃的语气,强调事情的严重性,要求你立刻配合调查,营造紧张氛围让你心慌意乱……
之后,多种套路赢取信任,为增强骗局“真实感”,骗子还会要求你添加“民警”QQ或微信,发来警官证“自证身份”,甚至还有骗子花费“重金”,自建“派出所”,主动要求视频连线,展示“办案区”让你深信不疑……
随后,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以帮你洗脱罪名为由,诱导你独自前往宾馆等封闭空间,或将手机设置“呼叫转移”,阻断与外界联系,再以资金审查接受监管等理由,要求你将名下所有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受害人平时很少和“公检法”打交道。因此在骗子精心设置的骗局中一听对方是“公检法”人员容易情绪紧张、手足无措,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对其施加压力实施诈骗。其实,只要知道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熟悉其衍生的话术,基本就可以对这种诈骗套路“免疫”。
西山警方提醒,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办理,更没有“安全账户”。任何要求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或“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谨慎使用“共享屏幕”功能,如有陌生人让你下载某个app,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一定要拒绝。
如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前往就近公安机关报警。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林舒佳 实习生 黄雨舒 通讯员 柏应红 肖金芳 保剑 合格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费丹艺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