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网购”客服“?当心!不可轻信
开屏新闻2023-09-19 17:32

随着网络新业态的出现,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也不断翻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令人防不胜防。如今网络社交 在线购物更是极大得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状态就是一发工资就准备好买买买!

每天最最最期待的就是看到快递正飞奔来的物流信息了,然而当你收到快递丢失、损坏的电话或短信需要你填写个人信息进入理赔程序的时候,那你就要小心骗子的套路了!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近日,李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物流”客服的电话,说她在网上买的衣服被快递员弄丢了,需要李女士添加快递员的微信对李女士进行赔偿。李女士添加微信后,对方要求李女士下载了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在对方“引导”下转账39600元。

而后对方发来一个网页链接,让李女士在该网页办理两百万的贷款,填写个人信息后,李女士意识到了不对,遂报警求助。

诈骗手法多种多样,让人防不胜防,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大家要注意辨别。

第一步:主动来电。犯罪分子非法获取包括姓名、手机号码以及所购商品、购物订单号等用户信息,寻找作案目标,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试探用户态度。

第二步:骗取信任。假冒快递员、快递客服等与受骗对象联系,利用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订单信息骗取信任,以赔付货款为由降低受骗对象戒心,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第三步:盗取资金。向受骗对象发送陌生链接,让其将银行卡号、密码以及验证码等相关信息输入,称信息填完后货款会自动退回,部分以发送木马链接、添加好友等实施进一步诈骗。最后,通过获取的银行卡号、密码以及验证码完成账号支付交易,成功盗取资金。

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提醒,一定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支付费用,请登录官方购物网站办理。同时,接到“理赔”“退款”“返钱”一类的电话不可轻信,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另外,不要随便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也不要随便在陌生网站上填写私人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林舒佳 实习生 黄雨舒 通讯员 王婷 合格 保剑 肖金芳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费丹艺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奋斗的人民 奋进的中国“十四五”新征程开屏新闻原创产品
电子报更多>
img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