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有群众往涉诈银行账户转账,请立即前往所在地进行见面劝阻。”9月3日,收到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反诈中心的预警消息后,金牛派出所民警立即确认受骗群众位置,前往开展见面劝阻工作——3分钟,是金牛派出所从接收预警到与受害人见面所用的时间。
在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机制的运转下,今年8月以来,金牛派出所反诈预警实现100%的见面劝阻率,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41.66%。
机制赋能,助力反诈提速
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胜防,反诈工作是警察和骗子之间你追我赶的“赛跑”,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的预警消息推送是比赛时的“发令枪”,一声“枪响”过后,除了加快预警劝阻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流转速度外,上门见面劝阻的速度也非常重要。
金牛派出所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60228人,其中,占比达总人口数三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是电诈的主要易受害群体。
为了更快实现见面劝阻,金牛派出所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探索出了“ABCD角”补位协作工作机制,A角暂不在位,B角及时补位,依次推移,实现各岗位警务职能的互补和无缝对接。保证收到预警消息后,能够实时调度就近路面巡逻处突警力赶往当事人所在地进行快速劝阻。
其中,C、D二角为派出所班子成员,负责确保每条预警指令快速推送、快速反应、快落实,同时一旦有需要,立即补位前往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全流程、全时段预警劝阻不缺位。
责任闭环,压实见面劝阻
进入公安机关见面预警劝阻的对象,一般是电诈团伙“精挑细选”准备实施诈骗的目标,这一类对象在剧本的裹挟下,受心理学上“首因效应”影响,容易先入为主对诈骗分子产生认同,加大劝阻的难度。
“叮叮叮!”——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受害人一直坚信自己没有被骗,一直不停地打电话责问民警对他采取的保护性止付。在骗子巨额的金钱诱惑和缜密布局的“骗术”洗脑下,绝大多数受害者在打款环节已经对其信任度极高,甚至因此抗拒和民警见面。更有甚者,面对警察的上门劝阻时不相信警察的身份,完全落入骗子预先编织好的陷阱之中,编造各种谎言忽悠警方,妨碍劝阻正常开展。
而面对这种情况,见面核查能有效提升预警劝阻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见面劝阻工作是与时间赛跑的指令,是与骗子“抢钱”的赛道。开展见面劝阻工作以来,为了和受害人见面,金牛派出所民警跑遍了全市各个角落,为的只是即时劝阻,实现“研、交、办、督、结”的工作闭环。“无论多远我们都是想法设法抓紧见面劝阻,早一分钟见面,就能早一分钟止损。”金牛派出所副所长谢薇薇说。
执行落地,严防预后被骗
金牛派出所坚决落实“预防警务、主动警务”理念,将反诈重点工作放在“防”上,尤其针对已经见面劝阻的对象,为确保劝阻后不再发生二次转账,在劝阻一周内,进行上门或电话回访,确保预后工作落实到位。
“骗子敢不停地骗,我们就必须做到不停地劝。”和凤华所长如是说,联系到受害人后,民警会首先告知受害者被骗事实,再针对研判得出的具体诈骗类型对其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劝告,同时普及其他诈骗类型,并为其下载国家反诈APP,谨防受害人再次被骗。为了让受害人能够树立起足够牢固的反诈意识,民警会以受害人身边的电诈案件为例让其意识到电诈就在身边,必须时刻警惕。
此外,如果遇到劝阻对象执迷不悟仍要转账的,金牛派出所会联系其亲友、单位和居委会一同开展劝阻,并核实其名下所有银行卡的具体情况,必要时会将账户内所有财产转移至家人保管,旨在为群众的钱袋子加装最后一道“安全锁”。
金牛派出所对受害人的最高劝阻记录是6次,不断地见面,不断地劝,直至对方终于醒悟过来自己被骗的事实,“工作确实很苦很累,但能够唤醒受害者,止住财产损失,一切也就都值得。”和凤华说。
来源 昆明西山110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林舒佳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