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四届国际虾青素产业发展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
此次论坛是虾青素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事,来自全国各地虾青素领域政、产、学、研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共同探讨虾青素产业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虾青素产业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中最具活力与发展前景的特色生物产业之一。近年来,云南省虾青素产业发展成绩骄人,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自2022年,云南省发布了《云南省“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在产业规模和增速方面,到 2025 年,以三七系列、石解系列、微藻系列等保健品和日化产品为重点,打造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具有云南特色的品牌产品、举头产品。并提出推动“虾青素产业”纳入到昆明市“8+N”产业链体系“绿色食品产业链”和“生物医药产业链”中作重点配套发展。在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下,也随着虾青素的生物医学新功能不断被发现,针对虾青素领域的研究开发成为国际热潮,雨生红球藻等微藻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从2019年至今,国际虾青素论坛已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三届。旨在搭建良好的虾青素学术研讨平台,加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互鉴,促进虾青素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探讨虾青素产业的发展新路径,共同为云南虾青素发展献计献策。
会上,来自虾青素领域的顶尖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李润植所长、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吉祥教授、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张俊杰教授、国际虾青素研究院副院长赵家江先生,先后进行了虾青素相关的主题发言,分享了他们在虾青素领域的洞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产业趋势。
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对虾青素的市场发展前景、科研技术、提取运用转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和解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罗宗伟
责任校对 张田睿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