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勿让职场空窗期成为就业绊脚石
开屏新闻2024-03-27 09:16

“公司规定,由于空窗期大于3个月,招聘无法继续推进,祝顺利。”近日,李臻接到了本月第4份面试结果通知,这次依然难逃失望。李臻的遭遇并非个例。前不久,“职场人的简历不敢有空窗期”成为热议话题,一些职场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学习或是探索自身更多可能性后,渴望回到职场,却发现空窗期给他们“减了分”。(3月26日《工人日报》)

并非所有职工辞职后,都有一份新工作在等着自己;有些职工求知欲很强,希望离职一段时间,让自己拥有学习深造的机会;“诗和远方”对于很多职工充满诱惑,离职后到外地旅游一段时间,也是常见的生活方式。当前,空窗期在职场已十分常见,且受职工频繁跳槽、就业形态日益多样、异地流动就业越来越普遍等因素影响,将会有更多职工的个人履历上出现空窗期。

职工出现空窗期不足为奇,更没必要过度解读。但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格外看重这一点。比如,有用人单位在公开的招聘信息中直接写明“岗位要求最近离职空窗期3个月内”“近段工作空窗期不高于5个月”等不同要求。有些单位则要求职工“连续工作××年”,变相将拥有空窗期的求职者排除在外。一些求职者的多方面条件很好,仅因为存在空窗期,就业变得异常困难。

用人单位重视空窗期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对于一些技术性岗位,用人单位或许担心在较长的空窗期里,求职者是否能保持较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他们一旦入职,会不会因技能已很生疏,对相关业务的连续性产生影响。此外,在空窗期内,求职者的社保是否断交、续保和跨地区转接是否顺畅等,也是用人单位会考虑的问题。

其实,空窗期带来的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合适的办法加以解决。比如,技能和水平,可以通过现场操作来评判,没必要只看履历上是否有空窗期。即使空窗期对职工的技能和水平确有影响,也可通过入职再培训来加以提升,只要职工的底子好,容易在岗位上成长为技术骨干,用人单位没必要堵死人才培训这条路径。如今,办理社保转接等事宜的政策越来越灵活和便捷,用人单位不必为此担心。

职场过于在乎空窗期,不仅会影响到就业公平,还会给求职者造成很大的困扰。空窗期的长短没有明确界限,求职者很不好把握,如此势必加剧离职顾虑和就业焦虑。不排除有用人单位利用空窗期来实施职场歧视,甚至直接将生育期、哺乳期视为空窗期来看待。

空窗期成为职场热议话题,不仅空窗期本身导致的问题需要受到重视,背后隐藏的其他相关问题同样也不能忽视。相关部门应禁止让空窗期成为不合理的入职门槛,避免空窗期成为就业的绊脚石,进一步维护好职工的正当权益。


作者 唐传艳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朱丽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