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博会,了解云南咖啡的故事
开屏新闻2024-07-15 22:17

随着咖啡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咖啡品质要求的提高,云南作为中国咖啡的主产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单品类专业馆,今年南博会将首次设置咖啡产业馆,为咖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超150家知名品牌企业已确定参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部分展商故事吧。

分割线

朱苦拉咖啡:中国咖啡的“活化石”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平川镇,隐藏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彝族村寨——朱苦拉。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承载着中国咖啡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朱苦拉咖啡,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咖啡的“活化石”,引领着当地咖啡产业的蓬勃发展。

朱苦拉彝人所采用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朱苦拉村古咖啡林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

但直到朱苦拉通村公路的建设,外界才终能一睹朱苦拉之神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开始支持朱苦拉的发展。2005年起,通过政府专项补贴咖啡种植,朱苦拉自然村以西集中连片咖啡林达50余亩。

20240715_180819.png

朱苦拉咖啡发展史。图片来源于云南省宾川县人民政府

百余年的咖啡种植,朱苦拉形成和保留了一整套特有的种咖啡、土法加工咖啡豆、土罐煮咖啡、以咖啡当日常饮品、用咖啡待客等独有的咖啡文化,并与当地彝族火把节、“打歌”、长桌宴等生产生活习俗相结合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

有客人来了,主人不倒茶不斟酒,而是用布满老茧的手,憨厚朴实地笑着,端上一碗土碗装的不加糖不加奶如同中药般苦的黑咖啡,这在中国乡村是绝无仅有的待客方式。

独特而浓郁的原生态咖啡文化,体现了村民对咖啡来自心底的热爱,让每个认识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惊叹,这里不愧为“中国咖啡原生地”。

此外,在咖啡的做法上,朱苦拉还沿用着最古老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技艺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地位。

20240715_180748.png

晾晒朱苦拉咖啡。图片来源于云南省宾川县人民政府

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高品质咖啡需求的增长,朱苦拉咖啡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目前,朱苦拉咖啡的种植面积已显著扩大,产量稳步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未来,朱苦拉咖啡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咖啡的一张闪亮名片,为云南乃至全国的咖啡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来自云南大山深处的瑰宝。

分割线

西盟佤族:把咖啡穿在身上

“把咖啡穿在身上”是西盟佤族织锦展位的主题。

这里用到的咖啡,不是喝的咖啡,而是咖啡渣。

mmexport1721042000420.jpg

佤族织锦技艺省级传承人娜荣在做佤族织锦。图源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

用咖啡渣制作而成的咖啡纱线具有吸湿排汗、抗菌、透气、保暖、轻量化等特性,可以广泛运用于服装、鞋子、床上用品、窗帘、抱枕等。如今,西盟县两家农民合作社已将咖啡纱线做出的佤族织锦,开发成佤族织锦西装领带、女士正装、咖啡围裙、围巾、披肩、玩偶、挂件等产品。

佤族织锦技艺离不开踞织机,这种别名“腰机”的古老工具,由竹木制作而成,被誉为织布机的始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构造最简单的织布机之一。织锦时席地而坐,一块佤族织锦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mmexport1721042003375.jpg

佤族织锦技艺省级传承人娜荣在做佤族织锦。图源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

古老的佤族织锦技艺手工在中国民族织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2021年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第7届南博会上,佤族织锦受到国内外客商、媒体的广泛关注。村民岩华一个人卖出了1.6万元的佤族织锦产品,超过了西盟县班母村2022年的人均纯收入。

20240715_190513.jpeg

西盟佤族织锦亮相2023年第7届南博会。图源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

与咖啡结缘,源于2023年6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驻西盟县班母村工作队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发现佤族妇女制作的佤族织锦日用品非常精美,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商品售卖、增收的潜力。2024年3月,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前往上海国际纱线博览会参观学习,以便帮群众找到更好、更多的纱线。参展过程中,发现了江苏、上海的两家企业可以用咖啡渣生产纱线,于是萌生了将云南咖啡渣加工成纱线制作佤族织锦的想法。

经过多方努力,今年6月中旬,用云南咖啡渣生产的第一批纱线运到了西盟,咖啡纱线被运用到佤族织锦生产中。

mmexport1721042005337.jpg

西盟佤锦纺织农民合作社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做出了第一条用咖啡纱线织的佤族织锦领带。图源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

佤族织锦与包装,采用的是非遗+非遗的包装模式,包装盒、包装袋均由傣族手工纸制成。傣族手工造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6年,傣族造纸技艺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通过里外“双非遗”的包装,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让傣族手工纸和佤族织锦相互赋能,一起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mmexport1721042009131.jpg

驻村工作队用驻村工作经费帮合作社注册了“锦出佤山”商标,并设计制作了傣族手工纸非遗包装。图源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涛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党纪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